2)第二零一零章 一墙的名字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席智囊;后者作为监察司的主官,这年余行走各地、考察四方,对于地方官吏的了解远在杜英之上。

  每一个木牌的摆放位置,这里面有对个人能力的评判,也得考虑其出身背景,达到各方势力上的平衡。

  不能让南方的官员觉得自己在一个北方人建立的朝廷体系之中受到了亏待,也不能忽略一些投降的胡人官吏的感受。

  至于世家······杜英能够让一部分世家子弟不经过科举考试就能入朝为官,他们就该谢天谢地了。

  任群打量着整面墙,杜英登基之后,自然要奖赏开国功臣,并且对已经完全混乱不堪的官制、行政区划等等全面调整。

  其中官制的调整既包括撤销掉那些为了安顿南下世家而设立的种种冗杂官位和爵位,也包括细化和完善升迁制度,必须要有足够的政绩或者突出的功劳才能够被破格提拔。

  在科举制之下,朝野之间已经很难出现漏网之鱼,所以大家都是科举制选拔出来的、表面水平相当的人才,至于能不能提拔,那依靠的应该是真才实学和真正的功绩。

  只是仰仗一些名声就想着直接空降高位,自然不可能。尤其是之前世家子弟,出则为山林野鹤,入则为将相中坚,凭什么?

  就凭你在山林之中不穿衣服狂奔的样子很潇洒?

  而官制的调整体现在朝堂上,就是整个尚书省直接成为了朝堂在民政方面的全部,尚书省下设礼部、民部、工部、商部、吏部、刑部等部衙,另外还有参谋司依旧司职调度全国军事,通事馆负责出使接待,监察司负责监察百官等等,后三者独立于尚书省外,也显然是作为军事、外事和监察等方面的话事人,与和平年代占据大头的民事方面分庭抗礼。

  正是这处处都体现着权力的平衡,也处处都需要各方之间的制衡,才让杜英把木牌挪来挪去,拿不定主意。

  郗超和任群能够有问必有答,但是也不会主动给出建议,否则万一话传出去了,岂不是得罪人?

  ————————

  王猛大步走进来,敲定禅让时的一系列章程,也耗费了他足足两天的时间。

  这晚上也基本没怎么睡觉,所以此时顶着一个黑眼圈,却像是在向人炫耀自己的功绩似的。

  杜英端坐在那面墙下面发呆,墙上的每一个空缺处都已经挂上了木牌,不过杜英旁边还摆着一根长杆,随时可以挑起来木牌做出调整。

  天色已深,郗超和任群都已经先去休息,何法倪靠在杜英的肩头睡得正香——王猛有理由怀疑,这家伙坐的一动也不动,大抵是不想打扰到自家女人休息。

  一向怜香惜玉的。

  听到了王猛的脚步声,何法倪也骤然惊醒,迷迷糊糊的看了一眼,便要爬起来去找茶壶。

  杜英牵住了她的手:

  “没事,你都是要当皇妃的人了,他渴了会自己找水喝。”

  这说的何法倪有点儿不好意思,不过还是先躬身见礼。

  王猛翻了翻白眼,要是没有你打岔,人家是要当皇后的。

  不过跟自家师弟,的确没啥好客气的,王猛很珍惜这能不客气的最后两三天,当即也在杜英旁边盘膝坐下,打量着一墙的名字:

  “有不少都是从地方上提拔上来的年轻人啊。”

  新朝新气象。杜英回答,年轻人,懂新政、听话,而且还有干劲,为什么不用?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