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八十八章 杜英:娘,你没看到我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槽点,怎么这小丫头有这么强的吐槽欲?

  “都督,张掖传来的消息,沈劲已经率军前往敦煌,接管阳关和玉门关的防务。”朱序候在议事堂上,拱手见礼,“另外,令尊已经携酒泉、敦煌各家家主前来姑臧城,算时间也就是下午到了。”

  杜英点了点头:

  “吐谷浑可还有消息传来?”

  “凉州诸郡,已经不见吐谷浑的踪影,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桓将军今早已经动身前往洪池岭,另外派遣斥候沿着河湟谷地、祁连山各处山谷向青海道的方向搜索。”朱序解释道。

  说到这儿,他的神色有些犹豫,忍不住看向杜英。

  桓冲的身份,现在显然已经变得很敏感,相比于桓冲,朱序和任渠等人自然是铁了心要跟着杜英走了,他们的家眷也都通过各种途径前来长安,最迟的也入了武关,到了自家地界上。

  所以现在朱序站在关中的角度来看,桓冲离开姑臧,前往洪池岭,行迹显然有些可疑。

  不过杜英昨天就许给了桓冲在凉州便宜行事的权力,因此朱序又不好说桓冲违抗军令、肆意妄为。

  杜英笑道:

  “无妨,昨天幼子兄就已经向我说过此事,他还是主张要对吐谷浑和散入河湟谷地的氐羌各族斩草除根,至少要把这些百姓迁入汉地,如此一来也能弥补现在关中人丁的严重缺口。

  而且留守洪池岭的兵马,不过四五千,其中也并非全都是幼子兄的属下,难道都会听从他的命令?若真如此的话,余怕是要先问一问你们几个是怎么带兵的了。”

  “那自然不会。”朱序也跟着放松下来。

  他对自己统带的兵马当然有充足的信心,绝对不会因为桓冲的煽动挑拨而背弃都督,更何况这些兵马多半都是关中本地子弟,是怎么也不可能跟着桓冲反抗都督的。

  若非如此,朱序早就火急火燎的前来找杜英了,何至于如此镇定?

  只不过他还是对桓冲的真正心思有所担忧罢了。

  作为曾经在桓家军中待过的将领,朱序比别人更清楚桓冲的本事。

  “幼子兄虽然可能最后也变不成我们的同路人,但是至少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敌人。”杜英接着说道,“寻觅吐谷浑,其实也是他想要避免卷入我们和江左、荆蜀之间冲突的一个办法,不是么?

  派人去问一问幼子兄,吐谷浑清扫干净之后,对西域有没有兴趣?现在负责西域的是沈劲,但沈劲还年轻,难免气盛,重杀戮而不重安抚,可能不能恩威并施以服众。

  所以余还是倾向于把沈劲调回关中,而让幼子兄担纲,兵出阳关、巩固我们在天山以南建立的城寨,并且蚕食天山以北各个小国。”

  和桓冲做对手,是一个很麻烦的事。

  对杜英的决定,朱序非常认可:

  “属下这就去办。”

  “这事不用你操心。”杜英拦住他,看向旁边的崔逞。

  崔逞拱了拱手:

  “定让都督放心。”

  “这是文人的事,否则养着笔杆子有何用?”杜英无奈的说道,“余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打算交给你。”

  朱序眼前一亮。

  其实他候在议事堂上,原因无他,半是因为如今王师驻扎凉州,四周太平,甚至就连盗贼都没有——地方太穷了,盗贼都不喜欢来,还不如去西域截杀小国商队呢,半是因为王师也需要有人杵在杜英身边,免得少了军方的利益。

  因此韩胤和袁方平先行率军南返之后,朱序和任渠便轮流当班。

  杜英有给他们的吩咐,这自然更好。

  “陆唐!”杜英开口唤道。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