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8章锦官城里_车游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起黑炭妞的奶奶,江北用余光偷偷瞥了瞥黑炭妞,生怕再挑起这孩子的情绪。

  “江北哥,别偷看我了,我不难过了已经,奶奶临走时跟我说过,她要去见爷爷,和我爸妈,她说了不许我为了她哭鼻子。”黑炭妞头头是道的说着。

  江北静静的听着。

  黑炭妞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很低。

  “好啦,一会儿带你吃好吃的。”江北朝着黑炭妞挑了挑眉,温醇笑道。

  黑炭妞用力的点了点头,挤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脸。

  她虽然没了奶奶,但好在她还有叔叔辈儿的江北大哥。

  一路疾驰,江北和黑炭妞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直奔此次成都之行的头号目的地,锦里。

  虽然在本地人发布于网络的攻略里,把锦里列为了京城的王府井,属于被商业化摧残的极其严重的景点,可谓不推荐。

  可江北这次偏偏没听劝,义无反顾的来到了那个门口排着大条长队的古街口。

  锦里地处武侯祠街,顾名思义它的旁边就是武侯祠。

  可惜此时的天色已晚,想看武侯祠也得等明早才行。

  入川之后,江北便已经看到了遍布的独具川蜀文化风格的建筑,如今到了锦里更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这浓郁的古朴文化。

  传说中的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锦里,即古时的锦官城。

  作为地道的历史爱好者,兼初中历史课代表,江北曾在晋时常觑(qu,二声)的《华阳国志·蜀志》中看到过如“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的记载。

  而后在各朝各代的文献及诗歌中也常有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当代大诗人李商隐的《筹笔驿》中的“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当时读到这一句,江北还曾对“锦里”这个词有过疑惑,后来查了半天,才知道竟是一条古街。

  这算是他和成都,和锦里的一段小小缘分。

  哪怕此时刚刚过了年,但锦里街头仍然人满为患,来自全国各地的如江北这样的游客,堆积在锦里街口,排着队的拍照打卡。

  灰色的墙、灰色的瓦组成了灰色的门楼,门的正上方挂着一块儿红底金子的牌匾,上书“锦里”二字。

  字体不草,亦不呆,像极了成都的天气,温温柔柔,不冷不热,空气湿润,婉约秀气。

  除了天气温柔,成都还有更令全国侧目的另一种温柔。

  成都的美女。

  虽然算是刚刚“落地”,但江北已然发现了成都的美女是真的多……

  他听说过川渝盛产美女,成都更是个中翘楚,在国内排名甚至要在苏杭及京上广深之前。

  可江北一直觉得这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