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三章:诚本斋和宣报_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不动,温言抚慰他道:“此名录,内容详尽,囊括在京百官,无论其职大小,竟无遗漏,可谓是无所不包,亦足见你这段时间之用心与辛劳。”

  不过,说到这里却突然话锋一转:“然这名录之用,却并非在私,我一人留之,又能如何?难道,本伯还要早晚翻阅,熟知在京各官现居何职,有何关系吗?”

  众人闻言,皆越发不解起来,谋士孙时相就出言问道:“敢问伯爷,这‘缙绅录’得来不易,乃吕司丞年余勤奋之作,照理正当私藏留用,何以竟欲刊刻发行,使众人皆知?”

  “这份名录,尔等皆视为珍宝,然其在我等手中,却着实用途有限,反倒不如拿去换些银子来用,反倒是更为实际。”

  看着陷入沉思的众人,张诚颇有耐心地问道:“你等想想,若是这份名录在手,会有何样用处?”

  “若是我有这份名录,便知晓在京各官中纷繁庞杂的关系,可以预先找寻那些现在官阶不显,却关系深厚之人,提前烧烧他的冷灶,以备将来所用。”王元景第一个做出了反应。

  玄武营副将刘世尊也说道:“还有……可以据此名录,看看哪些人是同乡……哪些人又是同年……哪些人是自己的同门……免得拜错了门,说错了话……”

  还有王昭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是对各家商铺,也有大用,可凭此知晓各处关键环节官员的喜好与关系,如此一来,便好寻门路打通关系啦。”

  “总之一句话,这‘缙绅录’无论在官、在商、在民,那是皆有大用啊!”

  最后,孙时相作出了总结,确实如他所言,这份“缙绅录”上所记述的内容,对于大明所有人而言,都会大有用处。

  “‘缙绅录’前朝已有,原非稀罕之物,据载嘉靖年与万历年间,也有刊刻。”

  随军参事胡以温在众人注目之下,继续说道:“只是,这名录中所记之事,其时效性很强,官员变动,时有发生,有时甚至一年数变。正是因于此,随着时间流逝,这份名录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直至毫无价值可言。”

  这位胡以温,正是孙时相所推荐的宣府地方士子中的翘楚,只见他面貌清朗,看上去年在弱冠,虽不够沉稳老练,然却是书生气十足。

  别看胡以温年岁不长,但确如孙时相所言,博闻强记的功夫是真的厉害。

  这一路行来,对沿途的山川地利详知非常,真是如数家珍一般,就算入了京畿地界,他也能了如指掌,真不愧“活地图”之名!

  “也不尽然。”

  朱雀营副将王铁人在这时插言说道:“若是这份‘缙绅录’上有咱得名字,说不得,咱就会将之买来,留作珍藏。”

  他紧接着又进一步给众人解释道:“等咱回乡之时,或是将来老啦,也可拿给乡邻与族老们瞧瞧,指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