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福王也有人收尸_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脚,再次大声喝道:“叫你跪好!”

  他这才猛地一惊,似乎也有点清醒,勉强用两手按地慢慢爬起,保持着一个半跪半伏的样子。

  围观的人群里也有人不自禁地骂着:“他妈的,孬种一个……”

  “就是嘞……还王爷呢……不如个熊包……”

  这时,西门那边也传来阵阵嘈杂的声音,包继强扭头看去,只见那边西门右边的城墙上也挤满了民众,正隔着城壕俯瞰刑场这边。

  原来是城内还有许多百姓想看福王朱常洵与吕维祺受刑,但城门处被堵得死死的,他们根本就无法出城,在得到守城贼军的允许后,这些百姓纷纷从西门内墙奔上了城墙,隔城壕俯瞰刑场。

  “嗵!”

  申时已到,从监斩台的后边传出一声炮响,惊得全场一震,有几匹战马更是被号炮声引得振奋嘶鸣起来。

  第一声号炮才刚刚响起,李过便喝令刀斧手准备行刑。

  四个刀斧手将福王朱常洵与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从地上拖了起来,推到监斩台前五丈左右的地方,使他面朝正南,对着围观的百姓们跪下。

  “嗵!”

  第二声炮也在这时响了。

  分别站在福王与吕维祺右边的刀斧手,将他们二人脖颈后插着的亡命旗拔掉,扔到了地上,随即转身退在旁边。

  吕维祺虽仍是跪在那里,但能明显看出他的身体正在不自觉的抖着,而福王朱常洵却已经失去了勉强自持的能力,直接瘫在了地上。

  西关法场上万头攒动,屏息无声。

  “嗵!”

  第三声号炮一响,站在他们身体左边的刀斧手就伸出左手将他们头上的发髻一提,同时大声喝道:“跪好!”

  说时迟,那时快!

  围观的人们只看见阳光下一道白光一闪而过,福王朱常询与吕维祺的两颗头颅便飞落在地上,两股鲜血迸射出三尺以外。

  从西关法场到内城的城头上,前来观斩的百姓们迸发出震天动地的齐声喝彩:

  “好!!!”

  执行砍头任务的这个行刑刀斧手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弯腰提起来福王朱常洵和吕维祺的人头,再走向监斩台而去。

  他们遵照贼将李过的命令,要将这两颗人头带进洛阳城内去,悬挂在福王宫门前的华表上,这即为古人所说的“枭首示众”。

  …………

  行刑完毕,李过这个监斩官的任务完成,他带着几个偏将走下监斩台,上了战马,喇叭一吹,锣鼓开路,率领着步、骑贼兵就要奔周公庙那边回去复命。

  才走出几十步远,就遇见一个闯王李自成身边的小校,他捧着闯王的一支令箭,后边跟着两个太监模样的中年人,他们背后跟着一辆破旧的牛车,上面载着一具桐木白棺材。

  他们见到李过等人策马过了,便退避到了路边,打算等候李过带着他的人马过去。

  李过却在道路上驻马停下,向那手里捧着闯王令箭的小校问道:“这些是什么人?”

  那小校利索的回道:“回将爷,这两人是福王宫中的承奉太监,刚才他们到周公庙前向闯王乞恩,要来收殓福王的尸首,已蒙闯王恩准。

  不过闯王也说啦,他们可以先将福王的身子收殓,福王的头还要再悬挂三天以后,才能给他们。

  他们害怕福王的民愤大,会被百姓们阻挡,所以恳求闯王发下令箭,好前来收尸。”

  李过点了一下头,就策马奔周公庙而去。

  据史载,这两个为福王朱常洵收尸的正是福王宫中王姓、张姓承奉太监,他二人悄悄将福王的尸骨埋葬在周公庙北一个乱坟岗中。

  直到崇祯十六年的正月,崇祯皇帝才下旨将福王重新厚葬在孟津,而这王姓和张姓两个承奉太监及他们的家人,也全都被福王世子朱由崧带去了南京城。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