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章:两国皇帝的焦点_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虎枪其实是马上搏击的一大利器,它与长矛不一样,虎枪的枪杆普遍具有极为良好的弹性。

  如此,在策马冲锋时刺中敌人,枪杆会向上微微弯曲,以吸收掉部分冲撞带来的回弹力,而后枪杆又会瞬间回弹,而不折断,同时还可借回弹之力将敌人尸体弹走,起到了一层缓冲保护的作用。

  否则那种硬质的长矛枪杆,冲锋起来撞击到敌人的时候,那股巨大的冲击力,说不定就作用在骑士的手上,一不小心,这手就算废了。

  这就是东方兵器与西方不同之处,可以避免西方骑士那种因巨大冲击力,导致不得不丢弃长兵器,换成长剑继续搏杀的一次性用法。

  当然,虎枪如此优良,制作时也是颇为不易。

  虎枪的枪杆皆是破竹成篾,搓成一小杆后再不停的漆油,漆一层晒一层,晒干再漆,一直漆晒到合适为止,刀剑砍上去有铿锵声响,方才截出所需要的长度,制作成枪杆。

  然后装上枪头,枪尾再装上铜锭,由尾部前往身三分之一处悬绳,如此枪身平衡,一杆虎枪,也才制作出来。

  正是因为其制作复杂,即使在宣北军中,也没有装备多少,放眼整个明军中,一般也是将门世家出身的武将才有使用者。

  当然,那些劣质的虎枪是不能作数的!

  白蜡杆虽然也有虎枪的一些优点,然比起虎枪来,白蜡杆确是更加难得。

  天然的白蜡杆都偏软,并不适合做枪杆使用,只有哪些特意种植的才行,而且还需溜直,没有疤痕和虫眼,其珍贵程度,也就只有明军中一些高级武将才可能拥有。

  眼下的宣北军骑营及虎卫营,己经算是大明使用虎枪最为广泛的军队了,并且没有之一。

  其实这虎枪乃是关外的鞑子最先使用,他们是在山林间与猛兽搏杀时,逐渐发展而来。

  作为原本那个历史线上的清朝,在康熙年间组建的禁军之一虎枪营,也就只有区区六百人的编制,足见虎枪制备之难,精勇忠诚之士拣选之难!

  虎枪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骑战搏杀之利器,只不过宣北军将士们不似鞑子,打小便使这些差不多的铁枪猎杀猛兽。

  而宣北军夜不收们早有趁手兵器,冷不丁换了虎枪,多少有些不便,这才在结伴出哨之时,被允许使用其他武器。

  话说这虎枪的枪头为铁质,前锐后锋,中间起脊,内有多面血槽,枪库饰云龙缨穗纹,柄为木质,或白蜡杆,或者是积木竹。

  其杆头处裹布刷大漆外缠钢丝,枪库底边两侧又横系鹿角二,枪头还附有皮套,相比于长枪,虎枪的枪杆更长,也更粗。

  虎枪的枪头与长枪也不尽相同,其枪刃大致为圭形,刃中起棱,铁枪头与枪杆相套连的铁管也极长,有效防护不易被敌方刀剑斩断枪头。

  最为奇特的是,在枪刃处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