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一章:说是助战,实则督战_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清双方的火炮不停地呼啸袭来,女儿河两岸就如同下了一场大冰雹,一颗颗大小不等的炮子落下,都是一个大水柱冲天而起,接着便是一个个水花四溅开来。

  一声声轰轰巨响中,不断有船只被击中霎时便四分五裂,哀嚎悲鸣之声不时传来,就连龙武水师的小型战船,都已有数艘被清军炮子击中。

  好在此时清国还没有开花弹的技术,那些或是铁弹、或是石弹,还都是实心的,虽然能轻易将一些小船击穿、击裂,但轰击在龙武水师的战船上,却无大碍。

  不过即使如此,清军猛烈的炮火轰击,也使得搭建浮桥的民夫心生恐惧,他们更慌乱的四下奔逃起来。

  但吴三桂此刻已经是铁了心要攻到北岸去,又岂能容他们破坏了自己的计划,他早就派出家丁充当督战队,当场斩杀数人后才重新稳住了局面。

  其实在战场之上,出现逃兵是不可避免的事,关键还是看如何处理逃兵!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死伤亦在所难免,但每个人的心里素质承受能力却有不同,这其实与往日的训练无关。

  一旦战斗过于惨烈,便会使人心生恐惧之意,而且,如果战事久拖不决,打得过于焦着,也会使得一些将士出现厌战的心理。

  这种时候就会有人想要逃离战场,而一旦制止不及时,便会引发全营溃逃,甚至会全军因此而崩溃。

  这样的例子可是太多太多了,就如历史上的那一场松锦大战,便是因大同总兵王朴率先奔逃,而引致全师溃败,十数万大明官军被满清鞑子一路追杀,死伤无数。

  当然了,一营主将带头逃跑就无关逃兵之事,这已经是相当于逃将,而逃将也等同于叛国之罪,历史上大同总兵王朴也正是因此获罪,身死而名列。

  所以,每临大战之时,必不可少的都要组建督战队,以防止个别人的溃逃,引发全师溃败的悲剧发生。

  宁远军左营游击胡心水,此刻已然率众乘船渡过女儿河,在北岸占据了足有一里宽的滩头阵地,以掩护身后的明军继续搭桥铺板。

  他们顶着清军的炮轰,以及鞑子射来的箭矢,举盾死死挡在前面,后边的将士们则抬上来一块块厚重的木板,迅速插入岸边的泥地之中。

  不一刻,便搭建起来一座桥头的模样,原来他们是要两边一起搭建浮桥,齐头并进,在中间汇合成一处。

  这种方法,或许除了宣府军将士之外,也就只有吴三桂的宁远军能够做到如此。

  …………

  女儿河上已然搭建起七八座浮桥,虽然还没有一处搭建完成,大军暂时仍不能通过浮桥渡河,但能够在清军炮火不断中做到如此,已属不易。

  而在北岸的进展却是各不相同,白广恩与马科两镇兵马在前次大败之后,并未完全恢复过来。

  尤其是白广恩所部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