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含笑而终_三国之白马关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公于此,陛下都可重用!有川中士族支持,日后陛下北伐曹魏,更添助力!”法正说到这里,也不由摇头苦笑道,“只是如何平衡各州臣子,陛下要多费一番心思了.”

  刘备沉思片刻后,不禁点头道:“此事,朕会与丞相细细商议。”

  “二者,刘封将军乃陛下养子,陛下早年也欲以他为嗣!”法正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杀气,“但陛下既不打算让刘封继承大业,难保他在陛下百年之后,不生异心!”

  “陛下若想一劳永逸,杜绝后患,唯有将其除去!”法正沉声道,“但若陛下始终顾念父子之情,也可令其改回本姓,只是需好言开导!”

  法正耐心地劝道:“刘封终究忠于陛下,陛下可善用其心。”

  刘备脸色一变,另刘封改回本姓一事,诸葛亮当年也曾提过,只是此法真的行得通吗?

  “孝直之言,朕记下了!”不管怎么样,法正关于刘封的这番话,刘备还是深深地烙印在心中。假以时日,他必要做个了结,绝不将威胁留给刘禅。

  “三者,南中诸郡,不服王化已久!先前陛下在汉中与曹军争锋,夷帅高定便起兵作乱,幸得正方击退!”法正又指出了益州的另一大隐患。

  刘备也是长叹道:“朕亦知南中终有祸乱之日,奈何眼下无力顾及。更兼众夷帅近年来稍有克制,朕亦不可贸然出兵,以免众蛮夷人心生畏,拼死抵抗!”

  “眼下我军士气正盛,更有陛下天威,高定等辈必不敢造次!但陛下仍需早作准备!”法正担忧刘备万一哪天撒手人寰,南中诸郡怕是会趁机叛乱。

  “朕即刻告知李恢、马谡、正昂、朱褒等人,令他们小心提防,留意各夷帅动静!”刘备也开始有了相同的忧虑。

  李恢是邓方死后的第二任庲降都督,马谡是越雋太守,正昂是益州太守,都是刘备信任的臣子。可听到刘备说起牂牁太守朱褒的名字,法正却是坚决地摇头道:“朱褒此人素有异志,陛下切不可将此事说与他,以防其通风报信与诸夷帅!”

  刘备思虑片刻后,也点头赞同。法正又提到南中乃不毛之地,多有瘴气,极易让人水土不服。而樊阿刚从南中返回,想必对此很有心得,刘备可以问樊阿去讨要应对之策。

  前三条都说完后,法正犹豫片刻后,突然神情肃穆,认真地说道:“四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孙权害死关将军固然可恨,但北方魏贼,才是陛下一世强敌!

  “陛下重夺荆州,曹丕岂能甘休?若其与孙权联手来攻,这大汉基业,怕是危在旦夕!”

  “陛下,为了大汉,为了三军将士与两州百姓!”法正的神情越发激动,“请早日与孙权罢战言和!”

  “若孙权能按兵不动,即便魏贼来攻,又有何惧?”

  法正这一番说辞下来,自己也是微微喘息,他缓了口气后,无奈地叹息道:“只是此举终究让陛下有负桃园之义……”

  “孝直……”刘备伤感地注视着法正,他能感受到法正心中的悲凉。身为自己所依赖的谋主,不能再辅佐自己抵御更强大的曹魏,法正一定十分难过吧。

  这也算是法正最后的遗愿,让自己以江山社稷为重,放下兄弟之仇……

  “孝直,你的这番肺腑之言,朕铭记于心!”刘备重重地点了点头,不禁严肃地说道,“云长之仇,朕永生不忘,但也绝不会抛开一切!想来这也是云长之意!”

  关羽当年遗言,刘备自从关索那里得知后,便不曾忘却,他也绝不会让关羽失望。

  “如此,臣便安心了!”法正如释重负地长舒了口气,缓缓闭上了双眼,淡淡地笑道。

  “我法正生得明君,官至三公,名扬天下,此生已再无憾也!”

  言毕,法正面带笑容,微微垂首,不再言语……

  “孝直?孝直?”刘备连呼几声,法正只是不应。刘备心中一惊,连忙伸手试探法正鼻息,顿时僵在了原地,泪水难以克制地夺眶而出。

  季汉太尉,刘备的一代谋主法正,就此离世,终年四十八岁。刘备悲痛之余,下诏谥法正为翼侯,寓意“大汉辅翼”,又赐其子法邈关内侯爵位。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