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1章 一触即发_三国之白马关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司马懿反复阅示手中的几封书信,呵呵笑道,“蜀军此番必败无疑!”

  接到司马懿通知,从别寨赶来的张辽在看过秦朗书信后,也是激动地说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关索再如何高明,也不曾料到会有人临阵叛变!”

  听到张辽这话,原本心中欢喜的司马懿却是突然想到,此番他诱李严中计,正是利用李鸿投降汉军一事……

  难不成关索也用此法,通过王冲引诱秦朗进入襄阳?

  “关索此人心思极为缜密,听闻他当年大败张隽义,便是自困于孤山,然后用计取胜。”司马懿微微皱眉,踱步于帐中,沉声道,“莫非他此番又……”

  “但秦元明直言襄阳城内并无蜀兵,且军械钱粮都在,关索就是在用计,也不至于此吧。”张辽忍不住说道,“仲达是否多虑?”

  这也是司马懿疑惑的地方,襄阳的情况就如邓县一般,实在看不出有任何可疑之处。而且襄阳远比邓县更为易守难攻,汉军一旦丢失,岂有轻易夺回之理。

  “或许蜀军另有伏兵于襄阳城外……”司马懿想到这里,当即正色道,“以防万一,我即刻命夏侯俊林领兵前往襄阳,助秦元明守城!”

  夏侯儒正带着一千五百名魏兵驻守在朝阳东门,只需从淯水坐船顺流而下,很快就能抵达汉水,进入襄阳。

  未免夜长梦多,司马懿遂命夏侯儒连夜启程。然而传令士卒方才离开营寨,一名在南面巡哨的士卒也急匆匆地从外骑马返回,入帐禀报道:“启禀将军,蜀军大队人马正往朝阳进发!离此已不足十里!”

  “噢?”司马懿眉毛一挑,“可曾看清来了多少兵马?”

  “蜀军未曾点起火把,委实难以看清。但小人从脚步声推断,远不止一两千人,将近五千!”斥候如实回答道。

  “五千……”司马懿捻须沉吟,“莫非蜀军不曾反攻襄阳……”

  “仲达,朝阳蜀军得知救兵以到,定会出城突围!是否派兵阻截?”张辽当即问道,“夏侯俊林尚未前往襄阳,是否令他留下迎敌!”

  “不必如此!夏侯俊林仍应前往襄阳!”司马懿果断摆手道,“我军攻克襄阳重镇,此番已是大胜!关索如今举大兵来救关兴,必是认为复夺襄阳无望。他虽念亲情不顾大局,但今日前来必殊死一搏,我等则无需与其两败俱伤,大军只要守住襄阳,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我军可任由李严等人离去,再从后掩杀。”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道,“蜀军失去巢穴,如何敢久留此地,势必撤离南阳。待其在汉水渡河时,我军大举杀上,就算不能全歼蜀军,也能令其死伤惨重!”

  “而李严、关索经历此番惨败,就算逃得性命,诸葛亮又岂能饶过他二人?”司马懿说完,脸上也是露出了无比阴森的笑容。

  “仲达高见!”张辽当下佩服地拱手道。

  就在司马懿与张辽各自领兵备战时,汉军在吴班的带领下一路往北,行军百余里,终于在次日卯时天明,抵达朝阳。

  而八千魏军已经在司马懿与张辽的率领下,在朝阳城南严阵以待,外围士卒皆持利刀橹盾,为身后的长矛兵作掩护,方阵中央则是清一色的弓弩手,处于最安全的位置,方阵最后还有近三千重甲骑兵,人人精神饱满,装备精良,迎接即将到来的交战。

  此刻虽是卯时,但无论汉魏将士,都提前食用了一些干粮,补充体力。毕竟埋锅造饭极为耗时,经验丰富的宿将都会提前准备食物,做两手准备。

  只不过,汉军毕竟远道而来,加上兵力劣势,终是不利……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