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百八十四章 沙俄的再一场倾国之战_盛世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所有的近卫军士兵都出身贵族,但成为沙皇的近卫军本身就足以使他们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普通常规军。

  相貌英俊,骄傲勇敢,打起仗来不计代价,或许这跟指挥官有关。这是近卫骑兵战士都具有的有点

  二十六日,乌津斯克中俄两军打了一仗,二十七日,双方都没有开火,二十八日,红库特之战再度打响。

  这两场仗打的都是莫名其妙,而且毫无价值。在黄诚看来,俄军真的没必要越过叶尔绍夫向前推进。他们的兵力本来就少,不占优,没必要再分兵。可是米赫尔松的指示下俄军就是这么做的,黄诚当然也就不能示弱了。伸出一次头来就敲回一棍子。

  又有三个整编师和一个特战旅进入战场,但梁纲还是把他们全权交给黄诚负责。国家安稳了这么多年,一些人早就离开了自己原本的岗位,比如说第三师的南向阳。他现在就已经不再实际掌军,而是接手了北京的讲武堂工作,时间已经有三年了。

  一些师级军官梁纲每隔三年五载的也会调动一次,长年趴窝不动弹军队都有可能打上强烈的个人标记。成为‘某家军’或许不至于,但梁纲也是不想看到‘铁打的营盘,不动的官’。

  不仅仅是军中,政事上也是如此。王邵谊去年盛夏就辞去了内阁总理大臣的职务,被梁纲改任到了西琰浮洲总督。陈明堂也去了自己民政尚书的职位被改任去了吕宋总督。内阁中央一些要务部门来了一次大换血,这样的动作并非仅此一次,日后还有。

  就像北宋时候殿上宰相进进出出东京城一样,干上一段时间就下去任任职,总比老待在北京城盘知错节、老树生根的好。

  尼古拉耶维奇再一次见到了死人,叶尔绍夫镇上一车车的伤兵在不停地往后方拉运。他还知道米赫尔松如何说服库图佐夫同意他出兵红库特和乌津斯克的。

  因为俄军需要在伏尔加河东岸更外层建立下一两个战略支撑点,不能总被动的守着伏尔加河眼线,那样的话真的很容易被敌人突破一点。而敌人只要在防线上突破一点,伏尔加河和伏尔加河西岸的萨拉托夫就近在他们的眼前。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在这条防线前增加必要的据点作为战略支撑。

  萨拉托夫段乌拉尔河到伏尔加河之间的区域内并不是没有上好的阵地,恰恰相反,俄军从乌拉尔河西岸撤到伏尔加河东岸,他们在退却途中放过了许多比乌津斯克和红库特更好的阵地。

  但是之前他们没有据守这些阵地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库图佐夫不愿采纳在阵地根中国人硬耗。耗不起,也太被动了。中国人是三路进攻,没有伏尔加河这道天然防线在,两河区域中间设立阵地,三路任何一路突破了,中华军就可以翻身包抄围击,而且那时候的俄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