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二章安西王世子亲上加亲_盛唐血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不以为然的道:“没事儿,反正有门下省那一关。戴胄也是出了名的犟脾气,待魏征入值,戴胄肯定要去找魏征说项。”

  郑观音一时间哭笑不得。

  李建成自责甚深的揉搓着郑观音的双手,眉头死死地皱着。

  郑观音没好气的道:“难怪大白天的,就这么悠闲的跑来我这儿,大臣们那么辛苦,你还胡闹。”

  李建成笑道:“你就别操心朕的事情了,有魏征他们看着呢,出不了岔子,倒是你自己,劳烦后宫和孩子们……”

  李建成说不下去的叹了口气。

  郑观音看着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和心疼的李建成,满足又幸福的笑着。

  郑观音的目光落在李建成带来的包裹上,笑道:“我没事儿,哎,你带了什么?”

  李建成一愣,赶忙放开郑观音的双手,兴冲冲的把自己带来的包裹打开,几颗红薯从里面滚了出来。

  郑观音眼前一亮道:“是什么?”

  李建成兴奋的拿起一个红薯,随手掏出一刀子,快速削皮,然后掰成两半。

  李建成道:“这是从扶桑大陆移值过来的,朕就特意带些来,你尝尝。”

  郑观音面色一凛,语气郑重的道:“陛下!”

  李建成把一半红薯举到郑观音的面前,无奈的点头道:“朕知道,朕知道,保证没有劳民伤财,这是三姐在芙蓉园地窖里储存的。”

  听到这话,郑观音心中好受一些。

  毕竟,李秀宁和陈应才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郑观音浅浅的笑,就着李建成的手,把红薯吃下去,眼角眉梢都不自觉的舒展开来。

  李建成也跟着满足的笑了笑道:“好吃吧?”

  郑观音笑道:“好吃!有些甜……”

  李建成道:“此物名叫红薯,产量极高,原产地扶桑,陈应让人从扶桑大陆移植而来,辛苦培育了三年,终于有了成果。”

  很多人都认为有了红薯、玉米,土豆,就可以解决粮食危机。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认识。红薯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大明万历二十一年,由福建海商陈振龙以及其子陈正伦,不顾西班牙殖民军的封堵,藏在缆绳中,带入福建种植。可是,红薯并没有快速蔓延整个中国。按说如此高产的农作物,绝对可以避免明末大饥荒,可是,事实上,粮食饥馑遍野问题一直到清乾隆时期,才算根本解决。

  这其中过去了三百多年。

  主要是因为,任何物种,从原产地迁徙,有一个适合过程,当然最重要的是,需要培育良种。

  比如,棉花。古印度作为世界上棉花的原产地之一,但是,印度的棉花质量不佳,产量也低,反而长绒棉在世界上广泛种植,主要也是培育的结果。

  陈应最初的试种红薯的时候,亩产并没有后世那种惊人的产量,只是亩产五六石,不足千斤。

  当然,这还是湿重,如果把红薯做成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