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李世民的名单_大唐:让你监国,竟成了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是让他名列凌烟阁榜首,只是因为他的身份,是否对其他国公们不太公平?”

  长孙无忌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却是他自己想不明白,太子凭什么能够骑到自己头上?太子凭什么骑到自己头上,就因为他是太子?

  随着长孙无忌的质疑声响起,其余国公也纷纷质疑起来,“是啊,陛下,此事不妥!”

  “太子殿下有什么功劳,能够当得起开国功臣的头名的位置?”

  “陛下,您这不能什么好事都想着太子,您这不是督促太子,而是害了太子啊!”

  “凌烟阁第一功臣的名头,对于太子而言,是德不配位,太子被抬那么高,他凭什么?”

  房玄龄与程咬金等人也纷纷发声,当然他们有资格发声,毕竟他们都是从玄武门之变,就一直勤勤恳恳跟在李世民身边的。

  他们都是李世民的开国功臣,名单上现在罗列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对李世民有过巨大贡献的大人物,可是李福凭什么?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才多大?甚至当时连太子都不是,他能有什么贡献,凭什么坐凌烟阁头名的位置,群臣自然都不答应。

  李世民淡淡笑着,缓缓走下台阶,从房玄龄手上,将名单取到手中,扬着名单冷笑道。

  “看来诸位爱卿,都已经忘记了天策府的制盐司,也忘了造纸司,忘了印刷司,更忘了之前看到的钢铁厂了吗?”

  “你们现在看的书,上奏用的纸张,做饭时吃的精盐,还有你们身上的棉衣,哪一样不是出自太子的手笔?”

  “怎么着,你们享受着太子为你们带来的一切,现在却翻脸不认人,以为太子好欺负?”

  李世民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挂着满满的冷笑,但是言语中的怒气,任谁都能听得懂。

  一时间,在场群臣都不敢再随意开口,李世民见了,却并没有就此放过众人。

  “朕承认,正如刚刚齐国公所言,太子对开国确实无功,但是就太子上任以来,这一年多对大唐的贡献,真的就比你们少吗?”

  “朕敢说,太子这一年来的功绩,足以抵消你们现在所有人身上的功绩,太子只凭一年的功夫,让我大唐提升至少十年的国力,而你们现在每年为大唐做了什么呢?”

  “朕打造凌烟阁,可不光是为了缅怀故人与诸公的功劳,朕的心里有杆秤!”

  群臣终于低头了,大家都在沉思,虽然在场国公们都是各司其职,但是对于朝野上下发生的事情,都还是知情的。

  从户部这一年的统计来看,太子上位这一年来,大唐国库比往年翻了至少五倍。

  大唐无论是军力,民间,还是对外作战,乃至在外族人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刚刚李世民说,李福让大唐提升了至少十年国力,这绝对不是夸张,而是切切实实,能够看得到的东西。

  从最早的土豆,曲辕犁,到后来的造纸,印刷,制盐,煤炉,棉衣等等,都为大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此想来,在场国公们,除了开国时期,建功立业外,之后这么些年,都好像是在吃老本,这么一想,的确让人有些汗颜。

  再跟太子一比较,李福位列凌烟阁二十五功臣之首,称得上实至名归!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