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4章 自力更生的村民,成果(第3更)_大秦:开局秦始皇流落仙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的衣食都会由大秦来提供。

  他们若是闲着无趣,可以适当种点。

  望着这足足有两三百亩的良田,楚君都有些懵。

  “王上有所不知。家里的人闲不住,就开垦些许良田,种点的庄稼,自力更生。总不能老让大秦养着。”

  老幺说完,楚君沉默了。

  非常罕见的没有吐槽。

  他很想把老赵叫过来,听听老幺说的。

  这样的子民,为何不对他们好些?

  他们这是在给大秦做事。

  按理说还能拿份工钱,但只是给他们吃住而已。

  没有工钱不说,还得被困在这小小的武村内。

  想出都出不去。

  时代不同,想法肯定不同。

  老幺这些人或许不在意这些,但他们作为降卒绝对是将自己的余热全都发挥了出来。

  闲暇之余种点地很正常。

  主要是老幺的想法。

  不愿意拖累大秦。

  “你们只是拿到应该拿的的。”

  “嘿嘿,大家伙都是不安分的人。工作轻松得很,每天有大把空闲的时间,家里头的婆姨也想下地干活。”

  老幺憨厚的笑着,“现在也算是有些成果,等再过些日子就不用大秦送粮食来了。”

  “家里头还养了鸡,养了山彘。”

  “偶尔还能捞上来鲜活的河鱼。”

  楚君没有再说。

  拍拍老幺的肩膀。

  “带本王到处看看。”

  “好嘞!”

  老幺很高兴。

  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用自己一条腿救了楚君。

  虽然一瘸一拐的,可他走的并不慢。

  还专门吆喝着让武村其余人出来见过楚君。

  他七岁大的儿子,现在是村里最聪明的孩子。

  老幺似乎是为了炫耀那般。

  把他孩子拉了过来,说是先生给取了名字。

  郢勇!

  老幺原本是楚国人,楚国都城是郢都。

  郢勇又念做英勇。

  至于姓氏,老幺并没有。

  取个名无所谓,但姓氏可不能乱取。

  不是说老百姓想取就能取的。

  就说楚僚,他能姓楚,那是因为楚君赐姓的缘故。

  当然,私底下可以取也可以叫,但户籍上不会承认。

  除非能有正式的文书才可以。

  郢勇确实学的不错。

  就连私塾先生都非常认可,不住夸赞着。

  望着足有半人多高的少年,楚君忍不住拍拍他的脑袋。

  让他背个三字经。

  还别说,郢勇确实背的不错。

  不光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每句话的意思都能说个大概。

  还有很多诗句,他也会背。

  比如说,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还有后世闻名遐迩的汉赋。

  没错,这些都有统一的作者。

  楚君!

  作为文抄公,楚君的准则就是抄别人的诗,让别人无诗可抄!

  这些都是选集。

  主要是私塾和中学的教材。

  大学里头也学,主要是淳于越负责。

  私塾学的都是五言绝句。

  比如说《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