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只鸡的悲剧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洞,督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战略也是混乱不堪,对后金始终不肯正视现实,当成是敌国,这就是造成明朝对辽东战略混乱的根本性的原因。

  大凌河这边就是如此,一边派人修堡,却没想过,后金岂能坐视你把军堡修的固若金汤再来攻打?

  敌军一至,无有准备好的后续计划,仓促之间却催促各地派遣援兵,而最要命的朝廷根本没有事前准备,仓促下令,也没有后勤补给的计划,反正军令一下,就得叫当兵的动身,管你是不是有饭吃。

  孔有德诸部平时驻扎在登州,虽然清苦,但孙元化是个好上司,总能叫他们的部下有口饱饭吃。

  正因为如此,在他们发动叛乱后抓住了孙元化,在诱惑孙元化造反不成后,还是毕恭毕敬的把这个老上司礼送出境。

  当然,孔有德也没想到,崇祯可不会理会孙元化是一个技术官僚,而且孔有德等人的叛乱有其原因,孙元化一被送归,就被判了死刑,在阵前给斩首了。

  而孔有德等人的叛乱原因说来也是十分简单,就是因为要援助大凌河,军队仓促北上,沿途官府都借口没有得到通知,拒不供给军队饭食。

  在明朝,军队调动,除了有能力的自己带干粮外,沿途的饭食就是由文官把持供给的。

  文官说给就给,不给武将也只能忍着,下头的小兵就只能饿着。

  等他们赶到了吴桥时,风雪交加,士兵饥寒难耐,而百姓对士兵畏之如虎,纷纷关门罢市,士兵就算想花钱买也买不到吃食。

  这种情形下,一个士兵不耐饥寒,偷了当地望族王象春的一只鸡。

  在得知此事后,王象春要求孔有德将这个士兵插箭游营,也就是在这个士兵耳朵上插上一只箭,在他犯事的地方游街,在鲜血淋漓的时候,警示其余的军人不得违法犯禁。

  原本明军的肉刑极多,稍犯军法就是会**箭游营,或是割鼻子,断手断脚的也不在少数,斩刑更是多的叫人记不上来,军人犯法,是斩首还是砍掉鼻子,完全是看将领在当时处置犯法军士时的心情。

  按理来说,偷一只鸡**箭游营不算太厉害的惩罚,估计这王象春也是考虑到客兵过境,不能做的太过份了,所以才勉强降低了处罚的严厉程度……但就算这样也不成,饥肠辘辘的士兵听闻此事后立刻爆炸,兵变迅速发生,然后所有士兵拥戴孔有德等将领造反,接下来发生的事不必多想了,那个要求处罚士兵的王氏家族肯定死光光了,吴桥百姓也肯定遭殃,但事情的起因,不能不说是一个完全的悲剧,就因为文官的贪污腐败无能加上把士兵当奴隶,把武将当傻子,结果就因为这些人,加上一只鸡,把明朝耗费财力,把用尽了徐光启和孙元化师徒的心血的一支强军就这么逼反了。

  孔有德等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