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意外又奇怪_小农民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浒传》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施耐庵,但《水浒传》的故事,却并非所有都是施耐庵原创。

  事实上,《水浒传》在成书之前,就已经有了关于宋江等人起义的记载,且版本颇多。

  除此之外,民间也有大量的,关于宋江等人的故事流传,而不同区域流传的故事内容,在细节上也存在着颇多的差异。

  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然后写成了这部恢宏巨著《水浒传》。

  现在,李凡要把这部作品带到这个世界来了。

  ……

  李凡还在书房里整理稿件,苏情、秦雨霖两个丫头回来了,秦烈、苏易霖二老也跟着一起回来了。

  不仅如此,郑洁、梁生二人也来了。

  很明显,他们都是为李凡即将推出的新作品而来。

  “姐夫!姐夫!”刚回到院子,秦雨霖便大声的呼唤。

  李凡无奈一笑,将稿件暂存好,起身走出了书房。

  下了楼,刚走到院子,秦烈便说道:“听说你小子三天之后,又要开始连载新的作品了,还是关于以古代起义为题材的。这类作品可不好创作,你小子只要三天的时间构思,时间够吗?”

  李凡哈哈一笑,说道:“倒是不只三天的时间,我之前就大概的构思过了,这一次央视的王主任、刘主任他们来找我,倒是刚刚好。”

  听李凡这样一说,秦烈等人均是点了点头,苏易霖又问道:“新作品叫什么名字?可有想好?”

  李凡道:“名字已经定了,叫做《水浒传》。”

  “《水浒传》?”秦烈等人均露出疑惑的表情,很明显,他们并不是太理解这书名的意思。

  这的确是一个有些奇怪的名字。

  郑洁问道:“这‘水浒’二字作何解释?”

  “这个嘛......”李凡道,“大概、或许就是水边、在野的意思。”

  没有办法,李凡只能用上“大概”、“也许”等字样。

  因为,“水浒”二字的确切含义,在前世就一直存在争议。

  “水浒”二字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

  这句话说的是,周部族的祖先古公檀父,也就是周文王的祖父,一大早赶着马,率领族人沿着这条西来的河水之岸,走到岐山脚下。

  这是周朝兴盛的开端。

  因此,有人认为施耐庵用“水浒”做书名,是为了将宋江等人的起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以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斗争精神。

  但这种说法一直都存在争议。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水浒传》的原名叫做《江湖豪客传》。

  当时,施耐庵完成了作品《江湖豪客传》的创作,对于书中的情节,施耐庵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

  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便建议将书名为《水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