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裴母的礼物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多次说裴旻与高力士一内一外,是他的左膀右臂。

  这一点连执掌朝堂话柄的宰相姚崇都比不上。

  他的美言,份量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里丑话也要说在前头。做不好,你们也别怪我,翻脸!国家大事,自有能者居之。”裴旻笑着说着,语气一点也不重。

  可就是这淡淡的语气,却让诸多县令里正脊背微寒,纷纷表示会如诸葛亮一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会议结束,县令里正告辞离去。他们有的激动有的心惊,但不论怀着什么心情,毫无疑问的是,面对裴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与契机,想要保住官位或者更近一步,都必须卯足劲力来干活。

  顾新将手中会议记录递给裴旻查阅,裴旻也没看,直接让他收起来。作为上任刺史遗留下来的官吏,还闹出了彭家这事,他已经做好贬罚的准备了。

  不想裴旻没有对他有任何惩处,还倚为重任,视为行政第一幅手。

  他却不知他为了洮州百姓,不惜放下身段逐一向洮州豪绅低头,早为裴旻知晓,如此爱民人物,岂能不重用?早将他视为行政臂膀了。

  顾新感激之余,也起了全心全意为他效命的心思,问道:“用洮石制成的砚石,真的能够带动洮州经济?”

  “放心吧!”

  裴旻自信满满地说着,在他的记忆中,曾经帮助导师编写过一篇论文。关于书法的,其中就涉及到砚石的问题。

  三大砚石中,端砚被推为群砚之首,但实际上于唐宋时期,洮砚才是公认的最好砚石。

  《论洮砚》就曾说:“世人知洮砚之妙,至有胜端、歙之处。自宋以后名隐而不显者,因地处边陲,得之不易,兼无专书著录之故,非才不良也,诚为憾事”。

  书中一语道出洮砚虽有胜端、歙之处,但自宋之后老坑石逐渐绝迹,求之不得。

  洮砚稀少名贵,常为皇室占据豪绅收藏当作送礼之物,反而不及端砚有名。

  为了打响洮砚的第一炮,裴旻特地派人去长安请雕刻大师郑永泰来为洮州砚开刀。同时他又通过自己在长安的关系,联系长安雕刻小玩意的师傅,请他们来洮州定居,给予一定的福利支持。

  政策一点点的实施,比起原先死气沉沉的洮州,这有了合理的管制,上上下下都有了干劲。

  尤其是村县合并的计划,将人都聚在一起,分摊屋舍,建造新房,人来人往,格外有生气。

  至于吐蕃,自裴旻率神策军强势驻入洮州以后,便再没有听到有游骑兵入寇的消息。

  一方面是洮州的军事实力大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合理布置的缘故。

  吐蕃游骑兵的人数并不多,他们从不正面抗衡,只是游弋偷袭,寻找机会。

  裴旻将百姓聚在一处,将人口压缩在洮州城与周边的两个县,大大的减小了守兵的压力,又有神策军居中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