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岂难道? 禽兽!(二合一)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封禅,途中要经过济州。

  裴旻才知道裴家又有一人崛起于朝堂了。

  裴冠惭愧道:“在下是策公第六代后裔,祖父迁来洛阳,一直居于东都……”

  他是老实人,说的虽是事实,但他的父亲是妾俾所生,属于偏房,而他自然是偏房中的偏房。口说是裴策第六代后裔,大有欺瞒自己偏房的嫌疑。

  在世族中,血统是尤为重要的。

  至少迄今为止,还没有偏房任家主的例子。

  哪怕在是惊才绝艳,若裴行俭这样的人物,都没有任家主的资格。

  这种混淆视听的说法,让裴冠很不舒服。

  但裴旻却并不在意那么许多,作为一个后世人,偏房不偏房的,在他眼中根本没有什么。

  只是南来吴裴与西晋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与裴家分离。

  也就是说往上数四百年,他们才有一点点的可能是亲戚。

  这种沾亲带故,也能算是亲戚?

  裴旻不管怎么想,也无法将面前这两人归为自己的亲戚上来,但想起裴杨氏亲昵的叫着他“裴家伯哥”,好像真的是一家人一样,心底尤为怪异。

  裴杨氏此刻却道:“裴家伯哥才华横溢,乃当世文宗一代大儒。夫君与妾身是仰慕已久,伯哥的所有文章诗赋,夫君与妾身都一一拜读,反复研究商讨,大是敬服。伯哥文采,便如三国时期的曹子建,独占天下八斗。但妾身以为就算是曹子建亦不及伯哥了得……”

  “曹子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他的诗赋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但曹子建文辞乐观、浪漫、哀而不伤,有股小家子气。但伯哥不同,伯哥的《锦瑟》含蓄蕴籍,尤其是诗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字一句更是发人深省,令人感慨泪流。”

  “而《登科后》却又是另一种风格,深刻的表达了伯哥心中的干云豪气。还有《出塞》……”

  裴杨氏激昂的高吟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此句,写于伯哥临危受命,弃文从武,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放弃长安的如画风景,依然投入危机四伏的洮州。伯哥的志向豪情,尽显诗中……”

  “在妾身看来,伯哥的诗极有曹操的豪迈大气,又有曹丕的轻快直爽,更有曹植的情兼雅怨,词采华茂,可谓集三曹之优,与一身也。”

  脸红!

  裴旻破天荒的脸红了。

  曹操、曹丕他们政治上的成就,让人忽视了文学水平。

  魏晋风骨源于建安文学,而建安文学以三曹、七子为上。

  三曹自然是曹操、曹丕、曹植,而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每一个都是当时第一流的文坛宗师。

  但七子以三曹核心,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