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1章 90一代新人换旧人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你说我们头顶上的太阳,里面发生的到底是哪一种反应?”

  陈慕武很想直接告诉他是后者,但他又没办法把话说的言之凿凿。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我觉得我们需要先精确测量氚原子和氦-3原子这两种新发现的原子的精确原子质量,然后才能确定这两个反应是否都是前后存在有质量亏损的释放能量的反应。

  “测量精确原子质量这件事,卡文迪许实验室里有人比我们要熟练而且高明得多。

  “我这就试着给阿斯顿教授拍一封电报,希望他能够提前结束休假,回到剑桥大学帮我们对这两种新发现的原子质量做一个精确测量。”

  其实完全用不着那么麻烦,因为对目前的人类物理学水平而言,想要获得原子精确质量的唯一办法,就是用质谱仪。

  如果把接在粒子加速器末端的云雾室换下,换上质谱仪,就能通过获得的数据计算得出氚和氦-3的精确质量。

  只要接受过高等教育培训,并且有一定量的实验基础的人,谁都完全有能力来做这件事,包括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代理主任陈慕武,但事情总要讲究一个权威性。

  阿斯顿的实验生涯中,测量了上百个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精确原子质量,并把这些数据写进书籍里面发表了出去。

  而且他身上又有着诺贝尔化学奖还有卡文迪许实验室这两道光环的加持,一直以来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们,都以阿斯顿的数据为自己做实验时的标准,将其奉为圭臬。

  让阿斯顿教授来测量这些数据,能让二人的实验更有说服力,

  陈慕武这么做,绝对是为了实验着想,而不是他觉得连着几天不是在做实验、就是在去做实验的路上有些疲惫,想要偷几天的懒。

  向爱丁顿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对方很赞同陈慕武的观点:“陈,你还是留在实验室里,继续整理实验的数据吧,我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个电报局还是我去好了。”

  爱丁顿完全遵循了陈慕武的想法,在电报的末尾,他还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两个人一起邀请,总要比一个人的分量更重一点。

  爱丁顿很快去而复返,等他回来之后,发现陈慕武正对着打字机的键盘疯狂输出。

  “伱这又是在干什么?写论文吗?”

  “不不不,”陈慕武在盲打的同时不忘朝着爱丁顿摇了摇头,“我给《自然》周刊的编辑部写一封快讯,告诉他们卡文迪许实验室刚刚又发现了新的两种同位素。”

  卡文迪许实验室是英国物理学研究的最高圣地,对这所研究机构最信任,最无条件接受实验室里论文投稿,并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论文发表的,不是皇家学院的《自然科学会报》,而是另外一本期刊《自然》。

  卡文迪许实验室和《自然》杂志的关系这么好,离不开两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