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 105尊重知识的国家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初那个驻英国的公使馆一等秘书兼临时代办朱兆莘,那么多年都没能得到升迁。

  他就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不断向同在英国的陈博士溜须拍马,所以才能平步青云,出任驻意大利的公使一职。

  现在这位升官发财的富贵陈老爷终于到了比利时,泼天的富贵总算是轮到了他们这里,如果不懂得珍惜的话,那才是傻子。

  对于公使馆的邀请,陈慕武并没有放在心上。

  一是因为索尔维会议的日程很紧张,自己不一定能抽出时间来。

  二是比利时毕竟不是他日后的主要活动国家,除了每隔三年来参加一次索尔维会议以外,基本上不会同写给国家有更多的交集。

  所以他不太愿意,同这些旧式官僚们打交道。

  而且仅离开伦敦之前,自己那个熟知礼数的大哥陈慕侨,并没有特意通知自己,到了比利时以后有要去拜访的亲朋前辈,所以陈慕武也就没把公使馆的邀请放在心上。

  “宗尧兄,多谢你今晚登门,亲自通知我这个消息。我们在布鲁塞尔的时间有限,不知道是不是有时间去公使馆做客拜访。找个时间我给公使馆那边写封信,详细说明一下这件事就可以了。

  “说说吧,你这次去德国还有苏连帮忙安装粒子加速器,是否一切顺利?有没有遇到什么难缠或者开心的事情?”

  公使馆的话题只不过是当晚聊天中的一个小插曲,陈慕武很快就把话题转移到了正经事上面。

  狄拉克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还提出几个自己关心的问题。

  等快到了晚饭时间,赵忠尧告辞离开以后,狄拉克仍然对于刚才的聊天内容兴致勃勃。

  “陈,听刚才赵博士那么一说,我真觉得苏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想要找个机会去走一走,转一转,看看这个被我们报纸不断诋毁不断污蔑的神秘国家,其真实样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该来的总是会来。

  在没有陈慕武的原时空里,苏连政府为了提升自己国家的学术水平,打破欧美各国对自己的各种封锁,也曾像邀请陈慕武访问列佇格勒的苏连科学院那样,邀请了一批又一批国际上知名的学者们到苏连国内参观访问。

  苏连虽然最终推翻了沙俄的统治,选择了一个和世界其他地方都不相同的全新的正题。

  但其主要民族仍然是俄罗斯族,俄罗斯族对待知识的崇敬自始至终都没改变过。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各行各业都讲究师承关系,放到学术圈中当然也会存在这种情况。

  知识这种东西,或许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发现新的内容。

  但一个人的一生中获得的绝大部分知识,基本上都来自教育,来自向其传授知识的老师。

  1726年,瑞士一位19岁的小伙子莱昂哈德·欧拉刚刚在巴塞尔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