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救命之恩_种田之流放边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骑,并一辆马车尾随,车里是大夫、口粮和药物。

  七月初,天格外闷热,没有一丝风,蝉在树上鸣叫,聒噪极了。

  刘村的一所院子里,热闹非常:

  堂屋宽敞,上首设条案,并排坐着三人;下方摆着几行条凳,坐着几十名里正。

  一众官差惯常带刀,靠着门和窗,手摇蒲扇,悠闲旁观。

  此刻,来自两镇各村的里正们七嘴八舌,争相询问:

  “小先生,你说土豆容易侍弄、收成好,是真的吗?”

  “我不是你们月湖镇的人,我家住连岗镇牛家村,从未见过土豆,压根不会种。刚才听了一大通,仍是稀里糊涂的。”

  “官府忽然命令来此处,我原以为领取赈济粮,没想到是要弄什么新粮种!”

  “小先生,你才刚说得太快,我没听明白。”

  “一定要种土豆吗?能不能换成苞米或麦子?换个乡亲们熟悉的,行不行?

  ……

  一屋子的里正,心怀困惑与戒备,你一言我一语,嘈杂不堪。

  郭弘哲十五岁,被唤作“小先生”,捏着文稿紧张站立,无措扫视众学生,鼓足勇气,试图解答:“对,官府有令,规定了的,此次特地请各位前来,只为一件事,就是推广新粮种,发动全县用心尝试栽种。”

  “我方才所言,句句属实,土豆的确好侍弄、收成高,你们若是不信,尽管向本村村民打听。”

  姜玉姝镇定自若,坐在庄主簿旁边,落落大方。翠梅搬了个凳子,坐在她身后,胆量早练出来了,毫无怯色。

  渐渐的,郭弘哲并非畏缩,而是无力招架,忍不住扭头看嫂子。

  姜玉姝一直留意着,觉得磨练小叔子胆量差不多了,便抬手示意他坐下,“阿哲,歇会儿,喝口水,我和庄主簿同他们说。”

  “好!”郭弘哲如蒙大赦,立刻落座,擦汗喝水。

  庄松端坐条案正中,“唰啦”合上折扇,“笃笃笃~”敲击桌面,喝道:“安静,安静些!”

  “如有疑问,一个接一个地提,吵吵嚷嚷的,像什么话?”

  “我早说了,连年庄稼歉收,莫说赫钦县,整个西苍都缺粮!所以朝廷才仁慈拨下新粮种,解救边塞黎民百姓于饥荒之中。”

  姜玉姝接腔,循循善诱,劝道:“我知道,你们更愿意种苞米和麦子,但眼下旧粮种紧缺,成千上万亩田地,白白荒废着,多可惜?不如种上土豆,趁机学习侍弄新粮种,日后餐桌多一样食物!”

  自古以来民怕官。众里正不敢再嚷,有的坐,有的站,面面相觑,嘀嘀咕咕。

  庄松清了清嗓子,威严告知:“放心吧,栽种新粮,你们只要听从官府教导,谁也不会吃亏,踏踏实实种地,好处在后头呢。”

  姜玉姝心平气静,微笑问:“商议之前,各位不是亲眼看过本村几户人家的地窖了吗?地窖里堆积的粮食,实打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