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边的刑吏_孺子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如何着手,想到自己曾向孟娥夸下海口说已经掌握帝王之术,他不禁有点脸红。

  次日上午,韩孺子在勤政殿给宰相等人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尽快制定一套针对匈奴的整体战略。

  与匈奴相比,云梦泽和东海群盗只是小患,迄今为止,皇帝只是派出大将守卫边疆,希望等大楚恢复一定实力之后,能与匈奴人一战,还没有更细致的计划,甚至没有开始商议此事。

  皇帝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大臣,宰相申明志等人都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欣慰,这毕竟意味着信任。

  依照惯例,朝廷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不是探讨问题本身,而是先找最适合探讨这一问题的人选,大将军崔宏回京之后一直在家休养,这时候顺理成章要被请回勤政殿参与议事,接下来是一整套程序,发布圣旨、收集奏疏、排序择优等等文书工,够整个朝廷忙上几个月。

  韩孺子同时邀请一位议政大臣前往倦侯府,这样一来,皇帝有什么决定可以马上传到勤政殿,而不是第二天再议。

  这更是一项殊荣,宰相申明志不敢独揽,建议由议政大臣轮流前往倦侯府,每人十天,宰相本人去不了,他提出的第一人是吏部尚书冯举。

  事情就这么定了,皇帝向大臣做出一点妥协,就像是第一次拿到新刀剑的人,韩孺子要试着挥舞两下,试试重量,然后再练套路,最后才能得心应手、持刃杀敌。

  中午回到倦侯府,书桌上已经摆放着金纯忠的审问卷宗。

  韩孺子边吃饭边看,颇觉意外,金纯忠提问严谨、记录详实,颇有老吏风范,他有这种本事,之前竟然一直没有显露出来。

  马穆初时很强硬,卷宗里虽然省略,韩孺子还是能看出来,这位算卦先生说了不少骂人话,但是经过一番拷打之后,他还是招了。

  他不知道栾半雄派来多少刺客,与他接头的只有一人,伪装成商客,混在讨债的队伍中,化名“云雄”,真名不知。

  他的确说过“皇帝身边有咱们的人”这句话,但他是从云梦泽圣军师那里听来的,当时说出来纯粹是为了安抚对方,至于是“已有”还是“将有”,他也不知道。

  关于马穆一年前为吏的疑问,金纯忠也问到了,原来云梦泽最初的目标不是皇帝,而是东海国,马穆的任务是在必要的时候协助刺杀国相燕康一家,可叛乱失败得太快,东海国也不是平乱主力,所以他就留下来,一直没有暴露,甚至得到燕家父子的信赖。

  他嘴里的“崔家”的确是太傅崔宏家,但那只是因为燕朋师借住崔府,别无含义。

  金纯忠用不同的问法反法审讯,以确认马穆不是临时撒谎,证言中涉及到不少人,除了商人云雄要尽快抓捕之后,金纯忠对其他人不敢做主,在卷宗最后,请示哪些人可以叫来参证。

  韩孺子非常满意,倒不是云梦泽刺客终于漏出马脚,而是找到金纯忠这样一位可用之人。

  崔家人与此关联不大,韩孺子将崔宏父子的姓名圈去,剩下的人随金纯忠召问,燕朋师虽然也是高官,但马穆毕竟是他带来的,必须说明情况。

  韩孺子本想立刻让金纯忠放手去查,想想又按下卷宗,他得先封金纯忠一个正式职务,才能派他去查案,这也是朝廷的规矩,身为皇帝,他应该遵守。

  吏部尚书冯举当天下午来到倦侯府,却没见到几个人,蔡兴海和王赫正在调查各人及其随从的背景,大多数人都未获准进府。

  这天傍晚,蔡兴海送上来第一份报告,排在最前面的人正是侍卫孟娥。

  报告尽量简洁,不做判断,孟娥的出身、行为都被一条条罗列出来,大部分对皇帝来说都不是秘密,在最后,蔡兴海以粗笔写下一行字:十月初七、十月十一,孟娥两次在傍晚离府,次早方回,不知去向。(未完待续。)

  /txt/46412/

  。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