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6章就这家了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边停泊了至少近千条货船,有内河平底船,有运河上的漕船,还有海上福船,甚至倭国和西夷的商船。

  两人穿过码头,看见苦力搬运着船上物资,不禁大开眼界。

  黄浦江沿岸的码头,距离上海县城,还有一段距离,两人走出来,便见道路旁居然还有车马行,于是租了辆马车,前往上海县城。

  同明朝统治的其它州县不同,江东因为商业化程度较高,人口像城池聚集,但是原来的城池,又容不下那么多人,所以城池形成了大片的居民区,还有街道和集市。

  张家玉挑开车帘,往外看了看,不禁道:“此等场景,原只有苏州能见,今观上海,恐不下于苏州。”

  这时,马车已经道了城门外的车马行,车夫遂即停了马车,对里面道:“两位先生,已经到县城了。”

  两人下车,付给车夫一两银子,车夫从腰间钱袋之中,取出十多枚铜元找零,张家玉接过铜元,发现有两种,一种大而重,一种小而轻,两种正面都是一个侧面人头像,背面则是龙纹和数字。

  张家玉拿着铜元看了看,不禁道:“吴越藩果然野心勃勃!”

  严起恒却约带深意的道:“就怕他没有野心。”

  这时,两人站在城门前,嘈杂之声迎面扑来,城中店铺的喧哗,沿街叫卖的小贩,讨价还价的声音,另两人仿佛置身盛世。

  严起恒道:“进去看看!”

  一般而言,各地城池,进入城中,都需要上缴入城税,遇上早上人多,往往需要排起长队。

  上海县虽有士卒盘查,但是入城却不用上缴税钱,人员进进出出,放行速度极快。

  严起恒和张家玉都有些震惊,对于一项财政紧张的明朝来说,入城税可以说是各地方衙门,一笔不可缺的收入,吴越国是有多富,居然有钱不收。

  两人进入城中,只见街道两边,旗幡飞舞,商铺林立,有福建的茶叶、江西的瓷器、南洋的香料、象牙、稻米、烟草、水果,当然最多的还是,一家连着一家的布庄。

  这里的商品,大多是进行大宗交易,也进行零售,各国来的商人,在城中店铺看货,满意后下单,城外仓库立时发货,直接装船运往内地和海外。

  两人从繁华的街道走过,来到一条酒馆林立的街道。

  酒楼里坐满了各地来的商人,而街边的小店,则坐着一群群的普通人。

  张家玉更是惊讶,“看这些人的装扮,不过是寻常百姓家,或者是些卖力气的劳力,怎也在店中吃喝?”

  一般而言,寻常百姓,一年到头,能不饿着肚子,就已经阿弥陀佛了,根本攒不到几个铜子,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是秋收后,才有机会上街,最多也就买点生活必须品,吃上一碗光头面。

  可是,眼前的江东百姓,坐在小店内,吃着面条,上面盖着肉沫码子,桌上还摆着肉包、饼子、蚕豆,有甚者还要了一壶酒,一盘肉,吃得极为丰盛。

  严起恒见此也甚为惊讶,江东百姓富足,超过了他的想象。

  两人看着百姓吃喝,不觉自己也饿了,于是进了一家酒肆,店小二立时笑脸相迎。

  严起恒与张家玉,在窗户边坐下,听了小二的介绍,菜品丰富,价格又不贵,还提供南洋来的水果,于是随便点了些。

  这时严起恒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目光扫视酒肆内外,低声道:“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芷园以为如何?”

  张家玉颇为激动道:“吴越王治民如此,吾不走了!”

  严起恒微笑道:“不去江北再看一看?”

  张家玉道:“刚踏上码头,吾意便决矣!”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