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4章国资委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天,赵铭的愉快心情就结束了。

  “没钱呢?”赵铭听了陈明遇的汇报,不禁面露惊讶。

  内阁大学士们站在一旁,心头埋怨,殿下你四处撒钱,大手大脚,国库不空才会奇怪。

  陈明遇道:“去岁朝廷一共获银两千万两,偿还旧账,发放欠俸,就用去一千一百万银元。此外,将士封赏,过年发钱,又用去二百万。五十万大军,不打仗,一月军饷就是一百万两,打仗的话得二百万两。另外,每月还需二十五万石的军粮,如今米价为二两每石,便是五十万两,再加上马军草料,每月需要三万两。哪里还有什么钱?”

  赵铭好些年没过紧日子了,听陈明遇一算,不禁皱眉道:“那岂不是旧账未清,新帐又来。”

  陈明遇上前,呈上一本折子,沉声道:“殿下,这是户部今岁预算。”

  赵铭匆匆扫视一遍,陈明遇则介绍道:“今岁,若是不打仗,军饷预计一千二百万两,军粮、军资、装备替换,预计四百万两。官俸预计二百万两。修建京师大学堂,各州府修建中学堂,县修建小学堂,水师添置战舰,各地开挖水渠,修整河堤预计二百万两。六部维持运转,日常开销,三百万两。总计为两千一百万两。而今岁朝廷赋税,预计不会超过两千万两。如果是发生战事,或者灾荒,户部至少需借贷数百万两。”

  赵铭听完,微微皱起眉头,总体而言,军费占据大头,消耗了朝廷七成左右的赋税。

  崇祯朝时期,关宁步军,每月一两四钱银子,加上半石大米,骑兵一两六钱银子,加上半石大米。

  这是老行情了。

  如今,随着海外贸易,大量银子涌入,造成物价上涨,明军官兵每月军饷,自然水涨船高。

  现在明军士卒,锐士能拿到二两五钱,普通士卒能拿一两三钱,平均下来,在一两七钱左右,再算上军官的军饷。五十万大军,一个月就耗费军饷近百万两。

  陈明遇见赵铭神情,遂即道:“今岁对各地赋税有所减免,朝廷肯定亏空,从明年起,隆武诸镇,开始上缴三成赋税,闽粤之地,开始正常收税,国库当能扭亏为盈。只是,今岁需要安置江北难民,还有开矿之事,朝廷恐怕拿不出多少钱了。”

  朝廷的赋税,只够日常开销可不行,必须要有余财,进行投资开发,发展经济,应对危机才行,否则国库年年刚好够用,甚至靠举债维持,便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吃老本,迟早会出问题。

  赵铭沉默一阵,“开采煤矿的事情,不急于一时,但是难民的安置却不能耽误。孤王此前纷纷户部牵头,募集股本之事,可有眉目?”

  陈明遇道:“已经募集了五十万银元。”

  赵铭颔首道:“少了一些,后面孤来想办法!对了,户部需要新设一司,名为国资司,参与江北棉业的管理。另外,各省需要成立盐业、冶铁等公司,整顿朝廷资产,提高国库收入。”

  “臣领命!”这点赵铭早就与陈明遇提过,在地方设立国资处,整顿矿山、盐业等属于朝廷的资产,开设公司,采取官督商办的模式,进行经营。

  赵铭挥手道:“户部尽快出一份方案!去办吧!”

  陈明遇点了点头,正要转身,却忽然停下脚步,低声道:“殿下,臣还有一事禀报。江北那边,有士绅和商贾,正趁机低价兼并农田。许多百姓,因为家中丧失劳力,加上缺钱,纷纷将土地贱卖了。”

  赵铭皱起眉头,“设立棉田庄园的事情,泄露出去呢?”

  陈明遇道:“应该没有,收购的都是江南大户,估计与殿下想一起去了。”

  赵铭全然忘记了他令户部收田之事,不禁愠声道:“他们想发国难财!”

  ~~~~~~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