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地空配合_落日孤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朝历代,衡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她占据着太重要太重要的地理位置,为东南西北之交通枢纽。然而,美丽富饶的衡阳又天生不是一个好战场,特别是作为防守方来说更是如此。故历史上围绕衡阳的战斗常常是拉锯战,南来北往,东拉西扯的,攻守之易常在旬日之间。

  日军对衡阳的地势很不在意。就以往日军攻克的城镇而言,衡阳可以说是无险可守。衡阳地处湖南这个大马蹄型区域的中缝交汇处,衡阳盆地虽然河网纵横,水田与鱼塘密布,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大规模快速推进。但一旦兵临城下,衡阳则无险可守,难以抵挡对手进攻。东面的湘江、北面的蒸水虽然是拱卫衡阳的天然屏障。但一旦合围形成,这蒸湘之水又无异于紧勒守军于绝境的绞索。日军对南面和西南面的丘陵状的小山包并未放在眼里,这些号称五桂岭、虎形巢、枫树山、张家山的重要高地实际只是一些标高不过四五十米的土岗。据说第10军在这里临时匆忙构筑了一些工事。但草草而就,半月时间,能会有什么永久性工事,还不都是一些炮火足以摧毁的一般性野战工事,较之长沙的国防工事差之甚远。对于日军攻击的老对手第10军来说,第三次长沙会战中防守是很成功的,那是因为长沙的永久性国防工事完备而坚固无比,加之岳麓山炮兵居高临下的密集射击,而当时日军重武器没有运到长沙。这一次日军运足了重炮等装备,而第10军一则无险可守,二则刚解常德之围,师老兵疲,装备补给未至,兵员补充未齐,看来难以有所作为。

  但一经打起来,日军逐渐发现衡阳守军的工事设计精巧无比,几乎每条土坑沟墁、每一个水田鱼塘都发挥了它的防守价值。其防守的立体几何的空间意识发挥到了极致。日军在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的山冈土包、沟坑凹墁、田基塘坝面前吃尽了苦头。首攻的日军根本没有想到一号作战的宏图大志险些就栽在了这些不起眼的小山土包下面。

  日军按严格的总攻操典、野战教程原则,多轮次的轰炸炮击,勇敢的冲锋突击,招数按章循法,疏密相间,待地动山摇的狂轰烂炸之后,日军便端着刺刀冲击。然而,这时,守军则不慌不忙地从掩蔽部里出来进入阵地,待日军快要冲入阵地时,步枪、轻重机枪突然齐射,侧射火力交叉勾织。用两侧的交叉火力封锁住缺口,将后续之敌隔断,正面的火力待敌之仅隔咫尺之间时方疾风骤雨般突发。这样有序的节节发射,对日军造成极大之伤亡。有的被击中的日军士兵摇摇晃晃几乎扑到第10军射手面前,龇牙咧嘴,双目暴突,颓然倒下。而即将突入守军阵地之敌,第10军勇士们以正面的手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