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七章 满洲包围圈_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出路就是对大明用兵。并且要不断的取得胜利,直至取得天下。

  只有把大明的那块花花天下分给满清上下,他多尔衮才算是一个合格地领头人,才能坐稳这个位置或者是更进一步,对这个目标,摄政王多尔衮一直不认为太难,他们这些满清亲贵,对大明的了解不次于在京师的崇祯皇帝。号称最强的辽镇兵马都是在八旗的勇士进攻下节节败退。入关之后,那些其余地大明草包更是不在话下。

  即便是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多尔衮也有过这样的考虑,当时的想法,夺取大明天下和统领满清八旗这两个难题,前者要容易许多。

  几乎是突然之间,不声不响地山东冒出了一个武将,这个武将先是在崇祯十三年歼灭了自己五百人,然后又在河间府歼灭了阿巴泰率领的四万人,何况山东之地,紧邻大明的北直隶,如果大军出关南下,很快就要和山东兵马碰面。

  有这么一场决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满清现在还对山东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深知不知道对方有多少兵马。

  摄政王府,如果走在府中,你甚至会以为这是在江南某富豪大族的名园之中,亭台水榭的布置都是极有匠心,细看之下,就能发现大明江南的几位名家手笔,睿亲王多尔衮在府中的时候,最喜欢地事情就是坐在亭中饮酒,观赏园中景色,悠然无比。

  如今已经是初夏,园中景色正是最美的时候,可多尔衮却没有丝毫想要看的心情,这洪承畴的确是大明的名臣,自从召入府中作为客卿之后,多尔衮感觉自己对其余各旗的动向,对天下的大势,把握的比以往更加地清晰。

  对各方地应对也可以更加的从容有分寸,要放在从前,恐怕就要各旗就要把人马拉出来彼此开打地矛盾,洪承畴这边给他点拨一二,就能用相对委婉和巧妙的手段解决掉。

  果然是大明的栋梁股肱,真是有真才实学,让人赞叹……

  当年多尔衮的母亲被皇太极和代善逼着给努尔哈赤殉葬,两白旗被人虎视眈眈,随时有杀身、圈禁的祸事,多尔衮委曲求全,领着兄长英亲王阿济格、弟弟豫郡王多铎小心应付,在皇太极执政的中期就已经是诸亲王之首,到现在又有个摄政王的位置,自以为也算是英明神武,政治手腕高超。

  但跟洪承畴一比,才知道有高下精粗的分别,相差的太多太多,实际上在两白旗有个传言,说是之所以多尔衮会坐上摄政王的位置,这其中也有洪承畴提出的建议。

  所以多尔衮对洪承畴也是倚重非常,认为这是自己的智囊军师,可这样的大才大智之辈,却对这山东的李孟也是拿不出什么办法。

  多尔衮颇为的多疑,他在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洪承畴是心向故国,不想把这些事情说的太明白。可想想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