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一章 炮轰阿什牛录_东厂督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军民混合的,也就是全民皆兵,只要有需要,城内所有居民全部都是兵,所以秦书淮并没有制止炮兵轰击民居,

  不过,在拿民居做了一番试验后,明军炮兵终于调整好了炮口角度、火药填装数量等“参数”,开始办正事了。

  “轰轰轰!”

  十门大炮精准无误地轰向鞑子位于城西的军粮库,瞬间粮库就被轰塌,并且浓烟滚滚,引发了一场大火。

  明军是怎么知道鞑子粮库所在的?

  很简单,城内好些个白莲教徒可是差不多一年前就潜伏在这里了,哪是粮仓他们还不是门清?

  别说粮仓,基本上阿什牛录城里头的所有重要建筑,比如衙门、军械库等,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全部画成图纸送出来了。

  明军炮兵只要照着图上标识,一打一个准。

  且说轰塌对方粮仓后,明军炮兵依旧没有转移炮口,继续往粮仓方向轰。

  这下鞑子要命了,粮仓被轰塌,而且燃起了熊熊大火,这得救啊!

  可是对方十门红衣大炮跟不要钱似的在那轰,那硕大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来,谁能扛得住?

  救火?救个屁!

  明军炮兵足足朝粮仓轰了一个多时辰,也不知道轰出去多少炮弹,总之那粮仓是轰成渣了。

  轰完粮仓,炮兵继续调转炮口轰军械库,很快也把军械库轰成了渣。

  鞑子只能干着急,够不着明军炮兵,又扛不住那硕大的炮弹,可不只能干着急么?

  虽然只有十门红衣大炮,但明军将它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

  轰完军械库,明军炮兵又开始轰牛录衙门。

  最后军用目标全轰完了,就开始漫无目的地轰民宅了。

  轰了整整一天!至少打出了六千发炮弹!

  炮弹管够,出发时足足带了七万发炮弹,平常哪用得到这么多,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炮管能不能承受住也不用考虑。一是红衣大炮的炮管是铁制的,比以往铜制的要牢靠多了。另一方面,红衣大炮的标准射速一分钟差不多一发多一点,加上那会儿火药威力比不上现代火药,自然对炮管伤害没那么大,所以这个频率你怎么打都打不坏炮膛。

  打得炮兵的耳朵都快聋了,很多炮兵耳朵里都塞着好几层棉花。

  阿什牛录城就遭殃了。

  这个城池大归大,但那是相对于来说的“大”,实际总面积也不过一平方公里多点而已(宁远城的城墙周长也才3200米,合计一平方公里不到),城内建筑大概有两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建筑,现在被轰掉了一半——不分大户小户,只要家里挨上炮弹,都逃不过一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更要命的是,很多建筑是木质结构的,挨了炮火以后马上燃起了熊熊大火,现在城里到处浓烟滚滚,火势不断蔓延,而一堆残砖破瓦之中,又满是残肢断骸,小孩妇孺的哭声、男人们的叫骂声混在一块,宛如人间炼狱。

  秦书淮大有要将阿什牛录城夷平之势。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址:

  不过这是必要的表演,兵家最忌讳的就是打绝地求生的军队,秦书淮这么一搞很容易让城内的士兵产生一种对方不想赶尽杀绝,如果对方杀过来,咱们实在打不过也可以投降的错觉。

  人一有了退路,哪怕是自认为的、并不确切的退路,都不会再拼死一搏了。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任何军队围住一座坚城后,都会进行劝降、喊话的原因所在。

  不过,释放善意是一方面,要想拿下阿什牛录,还得实力说话。

  秦书淮可不想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因为时间越长,他这六万人马的风险越大——不说时间一长鞑子有充分的时间派兵来援,就说冬天已至,到时候补给都是问题。

  阅读东厂督公最新章节请关注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