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八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海战(两章合一)_东厂督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骨气还是有的。

  秦书淮与曾其成寒暄了几句,见徐光启很不待见自己的样子,忙上去拱了拱手说道,“哟,徐大人也在呢,晚辈问徐大人安了。”

  徐光启的脸色好看了些,不过还是不痛不痒地说道,“国公爷客气了。”

  随后起身,对曾其成说道,“既然有客来访,老夫就不与你闲聊了。”

  说着缓缓向屋外走去。

  秦书淮注意到,徐光启柱了跟拐杖,走路颤颤巍巍的。

  老态已显,而且显然身体抱恙。

  这才想起,如果没记错的,这个明末大才似乎死于崇祯五六年的样子。

  而现在已经是崇祯七年了,即便因为武侠世界的原因,他多活了一两年,但想来也不会再长寿到哪去了。

  心道,回头去系统里看看有什么延年益寿的药,给他送去。这等人才,多活几年对大明绝对是有好处的。

  曾其成把徐光启送出门后,又回来对秦书淮说道,“国公爷久等了。不知国公爷来工部,可有要事”

  秦书淮很忙,而且也懒,没事从来不去哪个衙门闲逛,所以曾其成有此一问。

  秦书淮见屋内没有其他人,便说道,“曾大人,本公是想了解下,如今咱们大明国内,有能力制造大型战船的船坞有多少”

  曾其成笑了笑,“不知道国公爷说的大型战船,是有多大”

  想了想,秦书淮道,“大约长三十余丈,宽十余丈,而且要两到三层甲板,侧甲要覆盖精钢。”

  在他的记忆中,荷兰人此时用的,被后世归纳到所谓“战列舰”的大船,貌似也就只有这么大。

  曾其成想了想,说道,“国公爷说的大抵是三宝大人下西洋时用的宝船那个尺寸吧这个也不算大。”

  秦书淮道,“嗯曾大人的意思,这个船还不够大么”

  “不大,全国至少有三十余家船坞能做。”

  “多少”秦书淮愣了。

  “三十余家。”

  曾其成奇怪地看了秦书淮一眼。

  秦书淮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是懵的。

  明朝的造船业什么时候这么发达了要知道一年多以前,全国才只有八九家官营的大船厂能造大船。

  问道,“怎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

  曾其成反问道,“国公爷,您真的不知道”

  “知道什么”

  “如今咱们大明全国大开海禁,做海商的一下子多了起来。别说沿海一带的富商,就是内陆的富商也在组建海商船队。您想,一下子突然多出那么多船队,船哪够啊,可不得赶紧造么仅去年一年,全国登记在册的船坞就有九十多家,今年估计能达到二百家。这其中由各地富商自己投资的大船厂,就起码有五十余家。臣先前去了解过了,他们设计出来的船,很多可比您这个还大。船大,能运的货物就多嘛”

  秦书淮听完顿时乐了。

  商人果然是商人哪这鼻子就是灵

  这些家伙被朝廷的海禁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