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千一百零九章 走进近现代京剧_娱乐超级奶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变成了一个老式的学校操场,蓝天白云、阳光明媚。

  前方主.席台上站着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发言,下面的操场上站着一百多名半大的孩子们。

  孩子们的穿着并不相同,但是却都满怀激动和崇敬地,看向了主.席台的方向。

  台上,中年男子笑着说道:“同学们,感谢你们选择了这所学校,接下来我将与你们一起度过校园时光……”

  哗哗哗!

  一阵发言之后,操场上的孩子们,情绪激动地鼓起了掌。

  一时间,掌声冲天,甚至惊起了不远处一棵树上的鸟儿们。

  “这究竟是场内还是场外啊?怎么看起来这么真实?”

  “天呐,就这技术,绝不是普通的特技公司能达到的效果,还得有顶级设备才行。”

  “怪不得是影视化地呈现,要不是在现场看着,我还真以为是外场呢……”

  对于这个场景,观众们议论纷纷。

  很多人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清楚到底是不是在场内。

  结果却是最真实的打脸!

  确实是在场内,而且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没有丝毫造假的痕迹!

  这就是一个最逼.真的场内布景!

  这一步究竟是怎样做到的,观众们心中充满了好奇。

  甬道上。

  “这位看起来有些眼熟啊……”

  看着舞台上表演的迟筱秋,这个时候突然说道:“哎,梅老板,你没发现你们长得很像吗?”

  “那位就是梅先生。”

  刘子夏解释道:“华夏戏曲大学,成立于1950年,当时梅先生是华夏戏曲大学的特聘教师。

  除了梅先生之外,尚先生、程先生还有荀先生,全都在华夏戏曲大学授过课。”

  舞台上的梅澜芳是白莲升的大伯饰演的,在长相方面,他们两人当然有相似的地方。

  华夏戏曲大学?

  听到刘子夏的解释,荀凤冬突然回过神来,道:“一百多年后的华夏,已经开办戏曲学校了吗?

  这么多的孩子们,难道都是来这所学校来学戏的吗?”

  “是的,荀先生。”

  刘子夏点点头,道:“为了传承和弘扬先辈们留下来的传统京剧艺术,国家和社会上的有志之士一起联合创办了这所戏曲院校。

  这所学校还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许许多多的职业艺术院校,只要是华夏人,就能去报名学习。”

  华夏戏曲大学,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原隶属文化.部,最初称‘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

  直到1955年1月的时候,才正式定名为华夏戏曲学校,77年2月才正式恢复华夏戏曲学院建制。

  在这所院校成立之后,可是有相当多的京剧名家,曾经来学校授课、做讲座。

  也正是由于有着这些人,以及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才成功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京剧表演者!

  “所有人都能学戏?”迟筱秋追问道:“所有的老师们也都尽心尽力地教,不会敝帚自珍?”

  俗话说得好,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这句话不仅适用在职场,更适用在梨园行!

  不是师父不用心教,也不是徒弟不用心学,而是有的人授艺之后担心真的吃不上饭,有的人学了之后反倒另作他用!

  学京剧转行的人,还少嘛?

  刘子夏点点头,道:“就像刚刚几位先生说的,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破除门户之见,融几家之长,这是大势所趋。

  再说那段动荡的年代刚刚过去,不论是国家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离不开精神生活的富足。

  传承和弘扬传统京剧艺术,也就成了重要的文化发展方向之一!”

  “这位先生说得对。”

  尚南星接过话茬儿,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徒弟带得好,这是做师父的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纵观古今,一位好的师父,是不可能轻易被徒弟超越的。

  因为求学的道路是无止境的,师父也需要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进步才行。”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