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3章 锦衣卫的使命_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的情报和监控系统。潜伏在各地,把身份和能力都隐藏起来,慢慢接近需要监督的目标。

  他们会在必要的时候,出面救援这些官员,同时也会在官员有任何不当行为时,向上一级告密,最后传递到锦衣卫情报处那边。

  根据行为不同,锦衣卫派人出去,将官员抓拿归案,被称之为‘诏狱’。因为证据来源不合法,所以不走正规路径,只能独立于廷尉之外。

  同时,刘韬也不希望,廷尉有权利干涉和限制锦衣卫。这种爪牙级别的存在,只能是他,以及他的继承人直辖。

  “汝南袁氏,可能作为直接的带头者,领导士族,行霍光之事。不过到底是霍光还是王莽,其实很难说。

  这次袁绍刺杀董卓,提前走露风声的真相,也是故意为之。毕竟他不会真正冒着被拿下的风险,提前出走,留下一个刺杀未遂的名头,对他更有利。

  只要他成了发起人,那么哪怕之后有人刺杀成功,世人都不会忘记,袁绍第一个带头行刺董卓。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风险,就赚了不少名望。”杨射回道。

  下面不少人,顿时露出厌恶的神情,显然对这种为了私欲,可以搅乱天下大势的存在,非常不满。贪官污吏,最多是时不时祸害一个人,或者一家人。

  但因为这些家伙的私欲,卷入动乱和战争之中的普通人,却不知道有多少……

  同时分析黄巾贼造反的资料,最初由甄氏负责收集,之后是张世平和苏双负责收集。毕竟是冀州人,而张角也是冀州人,所以收集效率很高。

  从实际的资料可以看出,张角能从一个寒士,一步步成为大教主,显然是有人资助的结果。各地乡绅,家族不断支持下,他才能一步步壮大。

  在通讯不足的时代,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充信仰到全天下,并且让别人信仰他……后面没有任何推手,显然大家是不相信的。

  最后的结论:太平教造反,从一开始就是认为推动的结果。为什么会提前败露,也是因为张角的势力越来越强,幕后之人担心控制不住,所以提前让他败露,削弱造反成功率。

  好处也显而易见,各地家族,士绅,获得了组建义勇军的资格。这些存在有了武装之后,显然他们这种小屁民,更加不敢招惹。

  从目前汇报的情况来看,在中平元年,到中平三年,各地士绅谋取地方百姓田产,甚至迫害百姓全家,用得最多的借口,就是‘黄巾余孽’。

  在这样一步步的分析之下,他们也逐渐掌握了情报分析的技巧。之后到底能走多远,就看后续的结果。刘韬记忆里,有不少悬疑推理剧的剧情,不介意改编一下,让他们去好好分析,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

  最后最优秀的,作为第一批暗部,一层层的发展下去。从正式暗部,到外围暗部,把消息网络扩散到整个并州。

  剩下的,就是把锦衣卫衙门组建起来,然后把收集到的情报进行整理,交给锦衣卫抓人。机会和尺度刘韬会给,谁没有过失说错话的时候。

  不过超过了尺度,根据严重程度,警告,或者直接拿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谓的‘言论自由’,无非就是:你可以自由说话,但要为说过的每句话负责。

  “现在你们了解到,自己的使命,有多么重要了吧?”刘韬看向众人,缓缓说了句。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