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零三章天下大势——女真_水浒大寨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焕章将进来大宋对女真人的政策,和女真动向一一总结,良久得出结论,“照闻某看来,其一这女真是辽东著族,宋辽对峙其常是辽国帮凶。其二女真强盛,与辽国之间战合关系不定。其三我朝重视女真行事,欲与其直接取得联系。”

  闻焕章不愧是当时有名的智者,只略一寻思,便得出了这三个结论。

  大宋积极争取与女真联系,在与高丽重建往来之后,宋政府认为具备了与女真联系的交通条件,要求高丽向女真转达宋朝希望其前来卖马的信息,并要求高丽允许女真通过其境内到达宋朝。但是这属于一厢情愿,“后女真卒不至。“

  再比如宋与女真之间,于登州有海上航道,但是一直荒废了百年之久。“祖宗以来,虽有此道,以其地接诸蕃,禁商贾舟船不得行,百有余年矣“。重和元年(1118年)重开之时,却开始了亡国之路。此前,一个佞臣的阿谀行为间接对宋、辽、女真三国关系的改变起到了催化作用。

  宋徽宗初,任河北都转运使的梁子美,“倾漕计以奉上,至捐缗钱三百万市北珠以进。崇宁间,诸路漕臣进羡余,自子美始。北珠出女真,子美市于契丹,契丹嗜其利,虐女真捕海东青以求珠。两国之祸盖基于此。“他大量从契丹购买北珠以奉承皇帝,而北珠产自女真,必须海东青才能捕到含珠的蚌,契丹便加强了对女真的残暴索取,引起女真的反抗。如此“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反应,遂致辽宋灭亡。

  王伦之所以没有去向阻止大宋与女真结盟的事情。正因为宋朝始终想将其拉拢并制约辽国,到了重和年间,一拍即合的“海上之盟“是历史性地顺理成章了。王伦如今能量有限,还不足以改变朝廷的政策。

  等着闻焕章说完,王伦就下了剂猛药,“据王某看来,大宋内忧外患,早已病入膏肓。这女真就是大宋的心腹大患,若是没有变故,不出二十年大宋必亡!”

  “兄弟何以如此断言?”闻焕章听后自是大惊,怔怔着地问道。

  闻焕章也知道大宋国势式微,不过民心未丧,国运尚且绵绵。对于王伦此言,觉得太过严重。闻焕章认为,若是大宋下任皇帝励精图治,大宋也当中兴。

  “纵观天下大势,北方辽国朝政腐败,民生凋敝,国力渐弱,已无灭宋之力。西北西夏自李元昊之后便日薄西山,外戚权臣与皇族势同水火。且居弹丸之地,所产不丰,自保尚且不足,早已无力进取。上述论断,焕章兄以为然否?”王伦没有回答闻焕章的疑问,反而说起了天下大势。

  闻焕章点点头,朗声道“焕章虽草居山野,也关注天下大势。自檀渊会盟已历百年,大宋也好,辽国也罢,习于安逸。西夏也不复当年强盛,只能自保。”

  说道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