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零八章飞火(五一四天乐!!)_水浒大寨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它问世不久,就被运用于火炮实战。在唐朝末年的战斗中,圆环形状的火药包,就被利用作一种杀伤力威猛的火器,在战场上崭露头角,一显身手。

  宋时所谓火炮当然不是後世的管状火炮,其实是类似于今的炸药包,而用人力抛石机(砲)抛射。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火炮,是中国西北地区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1038─1227年)的一尊铜铸火炮。而到北宋末期,也就是梁山好汉们所处的年代,由于实战的应用,一些军火专家对黑火药的性能有了更多的认识,他们将黑火药装入纸管中,制成燃烧性武器:“飞火”。

  因为“飞火”中安装了药线,点燃药线便可引燃火药,使纸管爆炸。倘若再用抛石机(火砲)将这种“飞火”弹射到到敌军的战阵中,那么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就给敌方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因为这种火器发射后,伴着爆炸声在空中飞舞,所谓“烟云散处鬼神愁”,“轰天雷起驰风砲”,就像是晴空霹雳爆炸,因此,当时也被人们称为“霹雳炮”。

  后来南宋士兵在与金兵作战时,就曾经使用这种火器炸死和烧伤过大量敌人。著名的岳飞大破“铁浮图”中,就有“霹雳炮”使用的功劳。抗金名将刘锜曾有诗云:

  “一激轰然如霹雳,万波鼓动鱼龙息。穿云裂石响无踪,却虏驱邪归正直。”

  城头上,凌振看着官军被自己的火炮打的抱头鼠窜,也是心情大好。

  “你在看这些石弹,这是普通实心的,这是霹靂弹,这是子母弹,子母弹是把大量小碎石头用竹笼扎在一起,发射出去有个名头叫漫天花雨。”

  “最后,你们看这个,这是今天的压场戏,现今最大的砲,全大宋没几个会做的,七梢风火砲。”

  凌振扶着砲架,眼里充满了温柔,就好象火砲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不过这七梢风火砲是够威风的,高了下能有三丈,七根砲梢杠子横在上边长度差不多也两丈七八,一头长一头短,每根砲梢都有碗口粗细。短的这边还连着几十根粗绳,显然是用来拉动给砲蓄力的。

  王伦已经大致读过张叔夜送的《武经总要》,里面就有这七梢砲的记载,不过制作方法也不是很详细,至于施放的技巧就跟粗略,显然是凌振这样的工匠高手留了一私了。

  梁山飞火兵呐声喊,开始拉动绳子,足足有一百八十多人,喊着号子象拔河似的往后拉动绳子,一个飞火兵看样子是主管砲手,管着前面的砲弹,同时监视砲梢的弯曲程度。有趣的是号子换成了新的好汉歌。

  “大河……”领头的喊一声“向东流啊。”众人应道。“天上的星星……”

  “参北斗啊。”也不知道是喽罗自发的,还是凌振安排的。

  王伦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