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大楚(求票票)_秦时小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多城池之力与老世族之力,以为充实淮北军中战力。

  可数月过去了,那些城池守备之力,还算调遣得当,却是那些洞庭、淮南一地的老世族私兵之力难以调遣。

  可论战力,那些私兵的战力在守备之力以上的。

  空缺还差十万人!

  故而,需要大王给予催促。

  还有粮草辎重与兵器督造处的力度。

  “大司马之言唯有这些?”

  右侧守卫令尹一言,看向项梁,神色有些不悦。

  “回大人,大司马之言却为那些。”

  项梁不解对方的意思。

  可还是一礼而应。

  “战事该如何应对?大司马可有具体兵策方略?”

  右司马景程一语,自己至今日尚未收到大司马真正的兵策方略。

  “回大人,战事尚在谋划,需依据形势而动。”

  项梁再次而应。

  “大谬!”

  “我王,老臣虽不知兵,可也知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强秦之兵已经逼近淮水,大司马却尚在谋划,仍无兵策方略?”

  “岂非荒谬?”

  “都言大司马知兵,乃楚国名将,岂非儿戏?既然两军相持仍有近千里,大司马为何不还都商议要事?”

  “如今,大司马一不还都,二无兵策方略,此外,更是张口所要兵器、衣甲、粮草等物,大王,如此种种,岂非荒谬?”

  须发洁白的老令尹陡然音调高昂了许多,看向项梁,轻哼一声,而后一礼看向上首,诉说大司马项燕之不妥之处。

  一语出。

  陡然间,整个殿宇之内,陷入别样的寂静。

  连带上首的楚王负刍都为之眉头一挑,似是老令尹所言不无道理,尽管老令尹出身昭氏一族,可这番言论还是无错的。

  既然两军相隔千里,而下蔡之地距离国都不过两百里,往来很快的。

  大司马项燕为何不还都?

  而且数月来,国府已经调遣相当多的粮草辎重送往项燕军中,此时,战事还未打,便是如此,岂非有些荒谬?

  群臣观大王如此,不由的也是彼此相视一眼,默然不语,项梁身份不一般,项氏一族也是仅次于屈昭景的大族。

  而且,目下更是军权在握,支撑楚国,除了令尹、右司马等屈昭景一族的,他们可没有那个勇气质问对方。

  项梁立于殿中,感此,神色有些难看,可却没有进一步的辩驳。

  “项梁,为何不言?”

  右司马景程神色不悦,看向项梁。

  “不知何事?”

  项梁一礼。

  “如今秦军正在千里之外,而大司马却在汝阴、城父、陈城进兵,濒临淮水,可是畏惧秦军的避战之策?”

  大军应该拒敌人于边界之外,可项燕目下之兵却汇聚在汝阴、陈城等地,那里距离国都只有两三百里。

  实在是不妥。

  果然不敌,退路都没有。

  如此,为何不在前方边界驻兵,拦阻秦军?

  语出,群臣颔首,却是这个道理,楚王负刍于上首神色复归先前,静观殿中情况。

  “汝阴、城父、陈城等地,为国都淮水以北的重地,也是鸿沟南下的重地,大楚之兵驻守其内,乃是遏制秦军咽喉要道,使秦军不能够南下顺畅。”

  “右司马之论,末将以为,甚为不妥。”

  项梁不卑不亢,迎着右司马景程的目光,说道大军驻守在汝阴、陈城等地的目的,此事并不难解释。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