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证道之战(第一更)_秦时小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昌平君亦是一语。

  认同王绾与李斯等人之意。

  至于国尉所言,实则……只要那些问题解决,都不是问题。

  “诸卿所言,均有些道理。”

  “伐楚之战,李信为主将,寡人相信他不会让我等失望。”

  “不外,李信进兵极快,粮草辎重之线路拉的极长,所攻占的楚国城池还要分出部分之力,给予镇守,于李信二十万军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楚地甚为广袤,李信攻下的城池甚多,的确需要一位合适的重臣给予前往宣抚,说起来……寡人倒是觉得相邦与李斯二人合适。”

  “你等算起来,都和楚国有些联系,中枢目下无要事,谁愿前往?”

  秦王政踱步缓缓,国尉所言不错,廷尉等人所语也不错。

  终究……此刻改变李信行军之法,却是有些不妥,但隐患也得给予剪除,派遣重臣前往楚地,一则稳定那些城池。

  而且,督促那些粮草、兵甲、器械等物,都是极好的。

  说着看向熊启和李斯。

  前者为楚国先王的子嗣,为楚国王族血脉,和楚国的关系不消说。

  后者,更是楚国上蔡之民,而后入秦。

  二人之间,秦王政更倾向于李斯,昌平君虽和楚国关系不浅,奈何……一直没有前往楚国,对于楚国的情况没有李斯那般了解。

  “大王,臣愿前往!”

  李斯一礼。

  “大王!”

  “启愿前往,启虽为楚国王族血脉,然自幼生长于华阳祖太后膝下,数十年来,一直未有踏足楚地。”

  “而今楚国将灭,启心有遗憾,希冀前往,以观楚地民风。”

  昌平君熊启亦是拱手一礼,话音沉沉,隐约带着别样的意蕴,楚地那边……却为真正踏足过,希望可有此行。

  了却遗憾。

  “哦?”

  “哈哈,昌平君良女初诞下,此刻不陪着良女?”

  秦王政哑然,仲春时日,昌平君府上喜事而出,却是诞下良女,仍为襁褓之中,昌平君这般舍得?

  “哈哈,非长久之事,说不得如李信将军所言,秋冬便可灭楚,期时……,启便可归来了。”

  熊启亦是朗朗一笑。

  “嗯。”

  “如此,着昌平君为楚地宣抚使,稳定楚地之民,平稳楚国城池,督促军需辎重,即刻……便前往楚国吧。”

  “也好为李信将军安稳后方。”

  熊启都这般而言了。

  那么……,似乎自己还真得给他一个机会。

  数年来,他犯了不小错误,可自己给了他机会了,近年来的表现还是足够好的,满足他这一个需求,还是不算大问题的。

  “将军!”

  “不若待后方四万轻甲兵奔至,大军汇合一处,再行慢慢压迫项燕主力。”

  “从斥候讯息而观,项燕目下的军力超过三十万,虽有武真侯、王贲将军的牵扯,可精锐未损,足堪一战。”

  “从护国学宫送来的那些大型攻城器械,威能巨大的尚未拉到,等上一等如何?”

  李信亲自率领十二万大军主力,缘由楚人望风而逃,连连抛弃城池,故而,分兵前后,八万重甲步兵突进。

  四万轻甲兵在后,押送粮草辎重与诸般攻城器械。

  蒙武八万军也是如此,分兵前后,以为突进。

  御马行进在银甲将军李信身侧,偏将赵佗小声而言,李信将军的军策战略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就是……面对楚军汇合一处的助力,二十万精锐分散不是一件好事。

  故而,劝说着。

  “无妨!”

  “目下我军尚未遇到阻力,轻甲兵行军速度不慢,足可跟得上。”

  “待攻占新蔡之地再论,期时,蒙武将军也当攻克寝县,便只剩下楚军主力所在汝阴、城父等地。”

  “那时,兵力汇聚一处也不迟。”

  李信纵马在前,摆摆手。

  此刻还不到兵力休整的时候,起码目下并未遇到楚军相当大的阻力,果然修整,那就是给楚军机会。

  银甲披身,束发鹰盔,目视前方,接下来便是只有最后一个城池了,那便是新蔡之地,占据那里……,便可同蒙武将军东西夹击楚国主力。

  <b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