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鉴宝趣事(下)_重生寻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是汉代的东西。连忙打开意识探测,只见白玉蝉上面红雾缭绕,灵气的光点缤纷流转,非常的漂亮。用意念神术将其吸收到了意识海中,然后静听郑老的评说。

  郑老对这件白玉蝉也是评价极高,说这物件是汉代的古物,包边雕工,甚为得体。

  蝉在玉器雕刻题材中,几乎贯穿于整个玉雕历史。

  玉蝉分阴阳之用。生者佩戴取其吉祥,随身佩戴,可以防身护体,避邪保宅;逝者口含取其再生。

  汉代王侯贵族和达官贵人认为,人死了可以‘再生’一次,只要将一种经过精细加工的白玉质地的蝉形物品放在死者口中,就如同蝉蜕变成知了一样,取其生生(声声)不息之意,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象征着重生。

  此外,蝉“饮露不食”的习性,是一种高洁气质的表征,其树上“高声”嘶鸣的特点更是与“高升”的美好愿望谐音。

  从佩件的雕工和制式上来看,你的这件藏品应该是为生者佩戴之物,可取名为“云龙纹饰白玉蝉”,很有象征意义和收藏价值。

  这位年轻的少妇听过郑老的评判后,向郑老道了声谢。非常郑重地将白玉蝉收好放到了包包里面,满心欢喜地离开了鉴宝台。

  中午时分,组委会为鉴定专家和特邀的嘉宾准备了丰盛的午餐,鉴宝活动只有周末这两天,而前来鉴宝的持宝人却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很紧张,专家们也都很敬业,草草地吃了点午餐,稍微休息了一下就来到了鉴宝会场。

  鉴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候上来了一位老板模样的人,手里拿着一卷长长的卷轴,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来鉴定书画的。

  他来到了王泽贤王老的前面,小心地将卷轴上面系的红绳解开,将画作在王老前面的鉴宝台上展开。

  王老看一眼后,脸色有些难看,对这位老板模样的持宝人说道:“请问你这幅画是从哪里得到的?”

  这个老板没有想到王老会这样问他,于是他便说道:“一个客户送的,我看到很是不错,所以想请您老给鉴定一下。”

  原来,这是徐悲鸿大师的名画《九方皋》,不知是谁临摹的,而且临摹的很不像样,还被人当做真迹流到市场上来了。这件藏品很好鉴定,根本就不用看就知道是假的,因为真迹现在就在徐悲鸿纪念馆里。

  王老用手稍微地卷了一下这幅“名画”,说道:“这幅是临摹的,拿走吧!想看真迹到徐悲鸿纪念馆去看看吧!”

  这位老板顿时脸上呈现了失望的神色,默默地离开了鉴宝台。

  这时候王老向大家介绍起来名家字画造假的手段。

  一般有三种形式和途径:一是“门里造”,即名家亲属和学生造假;二是“门外造”,即社会上依托名家出版物、展览的造假;三是“臆造”,即凭空而造,但这种造假很容易被识破。

  王老说道,危hài最大的是“门里造”,由名家亲属和学生造假,用的是名家留下的印章,这种造假几可乱真。

  以前的造假,如果说是造伪者直接地用水墨来造假,但随着科技进步,现今又出现了水印添墨、电脑刻章、装裱作旧、陈旧宣纸临摹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作伪手段。

  最后,王老还呼吁要尽早出台监管法制和建立监管机构,加大对造假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