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另外两个同盟的封赏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这样,刘备再次投入到了修修补补的,裱糊匠一样的政务工作之中了。

  很遗憾,这一会儿没有人来帮助他。

  河内郡本地,的确有一些人才……但是遗憾中的遗憾是,就好像后世的河北一样,因为毗邻北京,所以其优秀的,第一流人才几乎被北京吸干了。

  现在的河内郡也一样。

  南边不远就是洛阳。那些优秀的,觉得天老大他老二,觉得自己有安国定邦之才的家伙们,理所当然的都去了南面,留给刘备的,只有一些二流人才而已。

  更遗憾的是,刘备没办法教他们做表格——

  维持州政稳定的一个“象征”便是“维持旧有的统治方法”,就好像刘备明知道硬笔书,减笔字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却仍旧要维持使用毛笔书写一样。

  这是让河内郡的守旧势力安心,麻痹他们的一种办法。

  所谓见微知著——就好像古代寓言故事里说的那样:某天箕子看到纣王多了一双象牙筷子,然后就觉得商朝要灭亡了。

  ——有了象牙筷子,自然要用玉盘,用金碗来配套。有名贵的餐具,自然要吃山珍海味。吃着山珍海味,自然要配绫罗绸缎。

  吃,穿的这么好,自然不能住在破房子里,必然要修很好的宫殿。这样一来国力就完蛋了,国家就理所当然的要灭亡啦……

  当然了,刘备当然知道,这个寓言故事其实是在扯淡。但这并不妨碍某些蠢货将它当真。

  既然新的郡守连写字这种基础的东西都要修改,那么他能真心实意的奉行流传了千万年的办法吗?

  当然不行。

  虽然实际上,他们的“旧办法”,只是在东汉建立之后才开始奉行,并且愈演愈烈的。到现在满打满算还不到两百年。

  但对他们来说,这样对自己有利的情况,自然该是奉行千年万年不会改变的圣贤之言……至于说一些真正古代流传下来的圣贤之言,如果不符合他们的利益的话,他们反而会弃如敝履。直接呵呵的无视掉。

  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基本就是这个德行。这一点倒是真的,千年万年都不会改变。

  ……

  刘备就这样,处理了半个时辰的郡政。然后站起身来,在郡府里走了两圈,溜溜腿。再接下来又接着处理政务……这样连续循环到了申时(晚八点),才将一天的政务处理完。再然后,便与郡属官员们一起吃晚饭。

  在大家谈谈笑话,聊聊天,吃晚饭后,借着灯火,刘玄德思考了一会儿,又拿出了太平要术,看了一会儿,便开始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们写信。

  ……

  在今年年初,远征凉州的战争结束之后,参与战事的诸人,在大肆庆祝胜利后,便宣告分道扬镳了。

  刘备上任河内,暂且不说。董卓与孙坚两人都得了美职。

  孙坚开心的获得了颍川太守这个职务。而非历史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