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三章人才济济董仲颖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十九日,于并州五原。针对南匈奴的军事行动暂时告一段落,情况就像是之前说的一样,完全没有一点儿悬念。

  胜利,胜利,还有胜利。

  配备了新式马镫,马蹄铁的董卓麾下铁骑挥舞着冀州三义行军工企业,最新出产的夹钢,加长雁翎刀,最优秀的制弓师制作的反曲弓,配备轻便的皮革镶甲。轻而易举,轻松愉快,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将并州北部地区,各个匈奴部落……以及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杂种胡人部落横扫了一遍……

  或者这其中就有之后,原本的历史上五胡乱华之中的某些成员,或者他们的祖先……不过无论如何,现在这个隐患几乎可以说,已经消失无踪了。

  数以万计的南匈奴族人被杀。牲畜被掠夺。同样数以万计的南匈奴男女族人被掠夺,而后填充了帝国的各个奴隶工场。

  三义行的产业,随着刘玄德与他的盟友们的关系稳固,逐渐蔓延到了并州地区。

  是的,大部分都处在山西地区的并州,可以耕作的土地数量并不是很多——但并州地区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数量相当之多。其中便于开采的露天煤矿数量同样众多——

  其中平朔露天煤矿——也就是现如今,汉代雁门郡的马邑县,更是全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同时,也是目前这些南匈奴矿产工人,接受社会改造的最佳地点。

  是的,在这个时代,因为挖掘技术的限制,很多矿藏根本无法开发。所以说“露天”这一点就是非常之重要了。

  ——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其重要性就是再怎么夸张都不为过。如今的刘玄德,虽然已经将“邯郸”当成了他的主要工业基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刘备不准备开一个分基地……

  如今,在南匈奴的奴工就位后,马邑煤矿的开采也被纳入进程……在这之后,马邑煤矿将通过草原路线输送进入冀州——是的,当然不会走太行山。开玩笑的刘玄德又不是白痴。

  当然,因为路程问题,实际上这样做获得的利益并不会太多。刘备真正期望的,是董仲颖的铁骑继续向北,向北,然后再向北。

  草原之上的矿藏数量数不胜数。蒙古地区的铜矿储量亚洲第一。而且有许多方便开采的露天,或者浅层矿藏。同时地势平坦,方便运输。

  对于伟大帝国来说,这片草原无论作为帝国的牧场或者帝国的矿产基地,都有优秀价值——

  并州前途大有可为,董卓大军也大有可为。无论是前途还是钱途都大有可为!

  单单是这一场对南匈奴的战争,董卓军便掠夺了牛羊牲畜近十万头,战马上万匹,俘虏男女丁口十五万。

  草原北方,许多小部落在董仲颖这么一“扫”之后,几乎全部崩盘了。

  就算一些小部落还没有崩盘的。经过这场战争,他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