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国遐想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目前,帝国拥有五千万人口为例,百分之二点五的常备军数量将是一百二十五万。

  对于一个强盛并且领土广阔的帝国来说,这个数字并不是太多——而且根据刘备的计划,这一百二十五万军队,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二线的驻屯军。所需要的花费并不会太多——

  只因为他们都将是“郡兵”。服役时间只有三年时间。期间也只会驻守本地,只有一定战争时期,或者需要军队进行生产建设开拓的时期,才会使用这些部队——或者更多的时候还是进行生产建设开拓……

  但是,决不能小看了这些二线部队的战斗力。

  或许他们的武器装备略显陈旧,又或者说,比起一线的禁卫军,以及北方即将出现的三十万骑兵部队,他们的战斗力不足。但绝对不是说,他们是弱者。

  只因为未来,帝国将迎来一个伟大的开拓时代,帝国将迎来一个尚武的时代。帝国的各个亭里,都会迎来那些退伍老兵,担任亭长、里长。乡里也会迎来一系列的退伍老兵作为长官。

  这些士兵们不单单会让帝国的基层行政变得更加流畅,让帝国对于基层的控制更强。同时还会带来新的知识与生产技术——这些是他们在军队中学到的东西——同时还有军事技术。

  他们会在农闲的时候,带领农民们进行队列的操练与训练。同时还会讲解各种武技与武器使用的方式。让帝国民间原本尚武的风范变得更强。

  同时,帝国遍布各乡的乡校,在教导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的同时,还会教导孩子们的队列,以及聘请同样身为退伍老兵的人,作为军体教官。强迫这些孩子们变成文武兼备的人才。

  这些孩子中最优秀的那批会进入县学。更优秀的那些会进入郡学,乃至州学。最终他们将成为帝国的栋梁之才。一批从小就受到军事训练的栋梁之才。

  也就是说,虽然常备军的士兵们只有三年时间,是正规军。但实际上从他们出生开始,就接受一定军事训练,称之为准军事人员也没有任何问题。所以绝对不能将他们与一般的临时征召的炮灰相提并论。

  当然,百分之二点五这个比例,在未来肯定会降低。

  因为在未来,在掌控了整个东南亚,开发整个江南与东南亚,还有东北地区,朝鲜、日本。并且获得了来自印度的稻米。甚至经过大航海,获得了土豆、玉米诸种高产作物之后,帝国的人口将膨胀到两亿到三亿——以宋朝最鼎盛时期,人口达到一亿一千万为标准,拥有的土地是宋的十倍之多的帝国人口数量,不难达到这个数字。

  以帝国人口数量百分之二点五为常备军标准,帝国的常备军数量也将达到七百五十万的程度。这实在是太过夸张了,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就算未来,帝国将会有大量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