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粮食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非常惊讶,他想过很多,就是没想过卢植会对他说出这样的话。

  这之前,刘备一直以为卢植会像皇甫嵩,朱儁那样,做一辈子的汉室忠臣。

  不过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刘备并不明白,卢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是昨天离开的那个叫阎忠的凉州名士?

  或者卢子干自己本身就有这种倾向?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更加确认的可能性。

  那就是,卢植这样是受自己影响,所以才会产生这种想法的。

  “我知道了,老师。”刘备深呼吸了一下,然后郑重其事的对卢植说道:“谨受教。”

  行了一礼,刘备与卢植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在说完这些事之后,再接下来就该聊聊正事了。

  曾经的产粮大州,现在因为战乱变得满目疮痍,流民遍地。这种情况下,冀州要如何走出困境,大量的流民应该如何救济。应该如何恢复,发展。都是摆在刘备与卢植面前的重大问题。

  “老师是列侯,又是天下名士,现在幕府空虚,可以多招募一些有用的人才来帮忙。”刘备这样对卢植说。

  “嗯。”卢植点点头:“卢氏族人里,还有两个干练的人才,我至交好友也有几个愿意来帮忙的。不过单靠这几个人远远不够。玄德,你手下的学生……”

  “我手下的学生,大概能抽调二十人。”刘备说:“州兵也要扩充,学生这里实在抽不出太多人手,老师见谅。”

  “哦……”卢植点点头,稍微有点失望。

  不过他也理解,毕竟刘备手下的人就只有这么多。

  “看来,实在不行,就只有征辟了。”卢植这样感叹道。

  说起来,他的人脉实际上非常广。

  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的他,与大儒郑玄,管宁,华歆师出同门。同时又曾经与马日磾、蔡邕一起合作,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

  大儒郑玄门生无数,而管宁,华歆,马日磾,蔡邕等人,也是天下名士。

  这一群人几乎可以代表汉末儒家的最高学问者了。

  然而与刘备接触的时间长后,更加注重实务的卢植,却隐约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这些人大部分的学问或许不错。不过如果说实际的动手能力的话……

  他不觉得这些人有足够能力出任州郡。

  这些住在象牙塔里的人才,恐怕连治理一个县的能力都没有。

  用刘备的话说,就是不接地气。

  尤其是在见识过刘备的那些学生之后。

  这些人与儒生完全不同。他们更加积极,更加开明,更加务实并且更有能力。

  如果以现如今选拔人才的角度讲,这些学问不明,也做不出什么好文章的人,无疑只能做个小吏。根本不是儒家士子的对手。

  但以实际能力论,这些学生前途无量。

  有珠玉在前,卢植再看别的儒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