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赈济灾民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玄德又送走了一批人,这批士子与其他士子一样,满意而归。

  同样是送书,董卓送书就会被人羞辱,自己送则会被感激。这种差别对待让刘备也忍不住很无奈。

  不过考虑到就算几千年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互相鄙视。甚至总结出了无数的“鄙视链”,刘备又觉得这样很正常。

  只是,还是有点难受。

  尽管在后世历史中,董卓通常是以一个疯狂残暴的形象出现的。但是至少目前,与董卓有过交流的刘备不认为后世历史记录的完全真实。

  或者,后世的历史记录,评价,只是“部分真实”。

  更不用说他现在所处的世界与原本的那个“历史”,似是而非。

  “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尽管在做出判断与决定时仍旧准确,甚至冰冷。但在不涉及这些时,刘玄德的思想逻辑仍旧过于感性。

  这个时代有太多事情,让抚军中郎将忍不住感叹的了。

  “大哥,又出了什么事了?”

  走在刘备身边的张飞,忍不住这么问。

  “没什么,在想仲颖兄的事。”刘备随口回答:“他们大概已经过了黄河吧。”

  “那群凉州人人品可不怎么样。董卓倒是个重情义的汉子。”张飞这样评价说。

  “身上的血腥味太浓。”而另一边,关羽则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我们是武人,身上有血腥味不是很正常吗?二哥你哪次上阵不也一身的血,然后再下来的?”张飞有些奇怪的询问。关羽则摇了摇头,好像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说太多。

  刘备也一样。

  “说点别的吧。”刘备转移了话题:“我们比一比怎么样?比一比这一天谁赈济的灾民更多。输的人请赢的人喝酒怎么样?”

  “好啊!”张飞一拍大腿:“比就比!谁输了都不许赖账啊!”

  另一侧的关羽,忍不住用怜悯的目光看向他这个脑子有问题的义弟,并且思考应该要他请自己喝什么酒才合适。

  而事实也证明了,关云长的预测没有错。

  三兄弟各自负责一处施舍摊位。巨大的铁锅里熬着糜子,粟,谷子混成的杂粮粥。

  因为粮食紧缺,所以刘玄德最后决定,采用这种后世常见的方式,来赈济灾民。

  每天早,晚各发一次。粥熬得非常烂,杂粮有不少熬成了糊,以至于显得很粘稠。喝下去的感觉也不错。

  实际上,粥里的粮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熬烂的粥是骗肚子的好材料。喝了一碗就能暖洋洋的挨上半天。

  只是骗肚子终归只能是骗肚子。

  勉强提供一点饱腹感,并不能代替真正的能量。这里的灾民们仍旧非常虚弱。

  两餐,一点杂粮粥完全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所以以工代赈也无从说起。

  让这些严重营养不良的灾民从事体力劳动,与谋杀他们没什么区别。

  当然了,还有希望。

  冀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