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章 劝君莫话封侯事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称之为第五权。”

  停了一停,安文生细长的眼眸微微眯起:“此次阿弥于浩如烟海的卷宗中,找出李忠与上官仪、王伏胜的联系,看似简单,实则非常不容易。

  陛下也对阿弥这种能力,留下深刻印象。”

  高大龙摸着下巴:“那陛下还要将都察寺拆分成三部……”

  “这个无须再提。”苏大为道:“连宰相之权,都一分为三,都察寺权力越来越大,分成三部,也是题中应有之议。”

  安文生点头道:“阿弥说得不错,这其实是陛下的爱护,否则真有什么不测之事,如李义府、上官仪,便是前车之鉴。”

  “好了喝酒喝酒。”

  尉迟宝琳在一旁叫道:“等阿弥大婚,我等可要随一份大礼。”

  “那是自然。”

  众人一番笑闹。

  聂苏在一旁替众人倒酒,眼角眉梢有遮掩不住的欢喜之意。

  “对了,你们听说了吗,陛下有意去泰山封禅了,已经责令礼部去议章程。”

  “听说了,最近一次封禅还是汉光武帝吧,这都多少年了,什么个礼制,仪轨,恐怕都不清楚,这需要饱学大儒寻章摘句,从古籍中去找。”

  “估计还得准备一阵子,辽东之事如何了?”

  “黑齿常之他们也准备回长安了。”

  苏庆节沉吟道:“朝廷已经按排了接替人手。”

  苏大为默默点头。

  李治是集帝王之学大成者。

  他熟悉平衡手段,绝不会让某位臣子,久驻在地方,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听说此次接替刘仁轨熊津都督府之职的刘仁愿,遇到一些麻烦。

  刘仁轨不愿率众撤出熊津都督府。

  为此,朝廷中不乏弹劾刘仁轨不奉朝廷诏令,欲行不轨之事。

  亏得苏大为力挺刘仁轨,言刘仁轨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会有负李治。

  近几日听说刘仁轨自辩的折子已经递上来了,李治看过后,颇为嘉许。

  那封奏折苏大为也知道内容。

  里面可称是劈肝沥胆,言及镇守百济的困苦,以及当地局势面临极大的压力,唐军不可轻撤。

  一但撤离,便是给野心家以时间空间。

  到时恐怕纵敌坐大,再想收拾,不知要花多少倍的功夫。

  历史上,也正是如此。

  随着唐军抽调兵力西御吐蕃,东线这边新罗趁机大肆侵吞土地,掠夺唐军的战斗成果。

  以致新罗势力急剧膨胀。

  “有刘仁轨在,东边暂且无事。”

  “对了,那个神道教的巫女雪子,上次来找阿弥,是为了什么事?”

  “不就是那个圣卵……对了,她说神道教内,有一枚圣卵自己裂开了,里面出来一条小蛇,结果神道教居然没抓住,给它遁走了。”

  “哈哈,倭岛那边的神道教也太不成气候了,连条小蛇都抓住不住。”

  高大龙大笑几声。

  安文生和苏庆节却是对视一眼。

  他二人都是异人,而且久在倭岛,知道那边的传说。

  “那蛇,不会有什么古怪吧?”

  “我怎么知道。”

  苏大为两手一摊:“又不是在我手里逃掉的,总不能再钻出条八岐大蛇吧?”

  “若真是如此,那阿弥你的机会来了。”

  “啥?”

  “倭人不是说你手里拿的是他们什么三神器嘛,什么十拳剑?”

  “是天丛云剑。”

  “那正好,如果真再出一条八岐大蛇,你拿着天丛云去把蛇脑袋给割了,到时,你就是倭人的神。”

  “贼你妈的,老子才不要做这狗屁神。”

  苏大为呸了一声。

  心里,却隐隐浮现一丝异样。

  该不会,倭岛那边真的会出一条八岐大蛇似的怪物吧。

  不过,好像跟自己也无甚关系。

  “对了,还有一件大事……”

  酒过三巡,安文生微红着脸,压低声音道:“这次风波以后,阿弥你……”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