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1章 楚留香怎么可能不会编故事?_我什么都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机会,其中最厉害的当然是和绅,他把宫里的宝贝不知道搬了多少回家。

  而其中的大小太监们,也都上下其手,拿了不少的宝贝出来卖。这一幅董其昌的精品《后出师表》,便是其中的一份。

  但是买了这幅字帖的富豪也不敢说话啊,不敢显摆啊,不然那可是杀头的重罪!所以他就一直保存着藏了起来。

  直到后来的不断战乱纷争,它也就没有了出世的机会。最后才在这几年,被这位富豪的子孙后代从老房子里面给找了出来,从而才流传到了外面。

  恰好这位富豪晚年回到了自己的临安老家,所以出世的地点也在我们临安,机缘巧合之下,也就被我给买到了。”

  底下的人听得连连点头,都沉浸到了故事里面。

  三位老师虽然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但这种说法的确也是很靠谱的,不然就没办法解释为什么乾隆过后,就再也没见过踪迹的原因。

  “它是怎么从董其昌手里流传到清宫的呢?”王腾忍不住追问道。

  “这个我就不晓得了。”沈欢摊开了双手。

  说谎的原则就是,能不说的尽量少说,不然一定多说多错。

  “编故事谁不会啊?”阮大少冷哼了一声,显然不相信沈欢。

  “不过呢,我倒是听说过,当年拿出来卖的那位太监,讲过为什么没有钤记印章的缘故。”沈欢不理会他,继续的说道,“大家都知道康熙爷最喜欢的就是董其昌的字,所以在得到这件宝贝后,就第一时间写了那么70多个字在字帖的上方。

  或许是他激动之下忘记了用钤记印章,反正到了雍正皇帝的手上时,就是这样的。然后雍正因为康熙的缘故,自己写了两行字,同样没有用钤记印章。

  最后到了第三位皇帝乾隆,他看到如此珍宝,本来是很想用钤记的,可也是考虑到了自己的父亲和爷爷都没有用钤记印章,为了表示尊重自己的长辈,他也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他的这个想法,其实在他的题跋上面也有显示,‘圣祖和世宗皆珍爱此宝,朕慾为而忍之,实乃甚憾’,写的就是关于这个的。”

  “你这么说起来,倒是能和那一句话相呼应。”燕致善微微颌首,对这个故事还算比较相信了。

  剩下的王腾和黄锋也是如此。

  既然乾隆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就能前后呼应得上。

  至于说是不是太过巧合了,那也没什么关系。

  在历史上发生得更奇葩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多了去了。

  他们三个既然是搞文物字画的,当然也是历史学家,对那些更加荒诞离奇的事儿,听说了不知道多少。

  相比起那些,这幅字帖的故事它简直是不值一提。

  当然了,这全都建立在他们以为、那三段题跋都是三个皇帝所写的真迹的基础上。

  如果能证明这三位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