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七章 群臣劝进_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热闹闹,不,不应该用这么个词,看起來非常的不敬,但是如今,张凡觉得,只有这四个字最能体现了。

  总之,热热闹闹的皇帝大殓仪式,这七天总算是过去了,对于某些人來说,这七天当真是相当的难熬,这一连七天,每天早上要早起,晚上要晚归,一起跪在皇宫里面哭,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就算是有人当真是心诚无比,对皇室无比敬重,对隆庆是五体投地的崇拜,不过这种人最多也就能哭个两三天,让他继续往后,在哭上个三五天,当真是有些办不到了。

  至于那些进京拜唁的亲王、郡主之流,倒也是无所谓了,毕竟大明朝是封了亲王最多的一朝,虽然都沒有什么太大的权利,不过即便是如此,大明还是成为了亲王叛乱最多的一朝,不过能达到成祖朱棣那个高度的,沒有第二个。

  但是即便是这样,大明皇室还是无条件养着这些个闲人,每年都要浪费朝廷很多的粮食和钱财,对此,自然也是有皇帝腹诽过,不过既然这一条是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來的规矩,就自然不会有人改它。

  只不过,谁知道呢,或许朱元璋会有这么一道圣谕降下,为的只不过是因为他小时候日子过的穷,太穷了,所以当了皇帝的他,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亲人挨饿受冻。

  不管怎么说,总之一点,大明朝各地的藩王是数不胜数,更不用提那些个郡王、郡主之流的,这些人虽然每个來了,都是要装模作样一番,不过好在他们人数众多,而且拜唁皇帝晏驾又是大礼,繁琐的很。

  这么多人你來我往一番,每个人再惺惺作态,耽误上一点时间,这七天的时间看起來是不短,实际上到了最后也是紧巴巴的,刚刚好够让有资格进殿的人都进去一番。

  不过大殓七天,也是到头了。

  大殓之后,事情看起來不多了,但是件件都是繁琐无比。

  皇帝大殓祭拜之后,就应该要下葬了,这被称为“梓宫发引”。

  为隆庆“预定”的陵墓在皇陵西南方的昭陵,本來嘛,皇帝修陵墓,很多都是自从皇帝登基那天就已经开始了的,不过这修建陵墓的工作,大都是根据皇帝的身体素质來决定快慢的,皇帝身体好的,修的慢点;病秧子皇帝的陵墓,修的自然就快。

  不过皇帝也是人,人有旦夕祸福,这谁都说不准,因此,陵墓前期的修建速度都很快,但是到了后期,便会放慢下來,万一皇帝有了个什么好歹,也能加快速度完工,不至于闹出什么祸事。

  不过大明朝的皇帝,命数当真是不怎么好琢磨,有的能拖着病体做上几十年的皇帝,有的看起來是不错,但是说不准哪天就死了。

  因此,这个梓宫发引,也总是让匠人们心神不宁的。

  在古代,帝王的葬期自然是有规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