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3章 真气玄晶 先行之人_万法无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术得法之难,对于行法之人心性毅力的要求,却反较原有法门更高。须知此法若能实施,本就是为了五百年之会中未能胜出之人准备的。此辈较之以正法成就之人,本来便当根基略逊;而难易竟然颠倒。一旦走上这一条路,料其成败之数,不过五五而已。”

  归无咎心中盘算,若是仅有五分成算,等若以越衡之规模,积蓄三十六万年之久,只额外成就半位真君大能。于大局而言,的确是无关痛痒。

  沉吟一阵,归无咎忽道:“料想如今越衡宗内,真气玄晶之数,远远不止一枚。”

  文晋元长笑道:“正是。”

  “其实此事与归师弟所得的一桩机缘,也有三分关联。”

  归无咎念头急转,想到一物,低声道:“元玉精斛?”

  文晋元道:“正是。据宁真君所言,此物乃是借象外丹的一件异宝。”

  当即,文晋元细细道明原委。

  原来,最初之时,得法之人亲自攫取太质之气,固然效率极低。诸宗大能,并非没有考虑过借用外物为之。但是这一条路略一揣摩,各宗都相继放弃了。

  因那有形之象的太质之气,按说只得保存一瞬,便要散去。想要长久维持,须得得法之人以成立之后、转圜未尽的新旧兼容之气象,加以通融收摄,稳固其形。偏偏在成道的一瞬,得法之人处于无心无我、内外俱空的妙境。这便是一桩矛盾。

  所以这所谓“采取”的过程,不过是凭借着心意的浮光掠影,随手一拂而已;实难运转机心,驾驭外物。

  而十余万载之前,号称“体外之丹”的元玉精斛现世,其外物内炼之象,却给与当时的越衡宗掌门一道启发。仿其精义,炼成一宝。其后越衡宗十一位近道大能,每人成道之时,皆能攫取倍称之数的“太质之气”。积蓄于今,已成十二枚“真气玄晶”。

  一十二枚。

  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归无咎静言道:“纵然成算唯有半数,亦能一口气成就六位真君。”

  若尽是越衡门下,等若其门中近道数目,瞬间便与辰阳剑山、原陆宗等同。

  文晋元闻言,却微微摇头道:“不止半数。”

  归无咎略一思忖,缓缓点头。

  所谓成败各半,乃是数十万载之前,依当时形势之断语,并不能刻舟求剑,比诸今日。

  换作一个并非人才鼎盛的时代,文晋元极有可能成就壮举,身为阴阳鱼试八珠之人却斗战得胜,成五百年之魁首。不止是文晋元,诸如幽寰宗萧天石、张宏辩,缥缈宗魏清绮、游采心以下的那四人,亦同此理,有不小的希望成就真君。

  而今日人才鼎盛已极,虽云“九子成道”,但是名列三十六子图中的一流人物,九宗足足占据了一十八位。

  这便意味着,哪怕是三十六子图中的人物,依旧会有九人无缘玄浑琉璃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