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2章 通州之行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阁怎么看?”放下朱慈烺的奏疏,崇祯帝看向内阁首辅周延儒。

  周延儒拱手:“老臣以为,如果鱼干真有这么多的好处,不失为解决北方粮米短缺的一剂良方,不但军中可以使用,也可以用来救济百姓,然东南稳定不到五年,沿海一代尤有小股海寇在流窜,郑芝龙上个月发来军报,还说有海寇刘香的残部骚扰过往船只,如果朝廷开放渔民出海,被刘香残部裹挟,极可能壮大海寇的声势。鱼干做军粮是大利,海寇之乱是大弊,臣愚无知,惟请圣明裁决。”

  意思是,皇上你亲自做决断吧。

  崇祯帝眉头皱的更深,目光看向王承恩:“知道太子现在在干什么吗?”

  王承恩躬身:“送定王、长平回宫之后,太子好像去了京营粮仓。”

  粮仓?

  崇祯帝低头默然。

  十五岁的人儿就担了京营这么重的担子,不但操练士兵,还要担心军需后勤……唉,罢了,就算朕受点责难,也不能让太子为难。

  心中已有定论。

  再者,鱼干的大利是看得见的,海寇之乱的大弊却未必会发生,只要郑芝龙的水军在,海寇就掀不起大浪。

  “给两广总督沈犹龙传旨,令其酌情处理,放船入海,年底之前将二十万斤鱼干送到京师来。完成之后立刻封船,不得再入海。”崇祯道。

  “老臣遵旨。”

  周延儒躬身。

  京营粮仓。

  朱慈烺一直在粮仓等旨,虽然他有八成的把握,但也不敢百分百保证崇祯帝一定会答应,直到宫中传来旨意,崇祯同意放船入海之后,他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他这个父皇啊,总是犹犹豫豫,如果不耍点小心眼,有些事情还真是会被耽搁。

  黄昏。

  朱慈烺站在东直门的城楼上,看京营将士跑步入城。

  经过一天严格的操练,很多士卒已经是疲惫不堪,最后的五公里长跑对他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气喘吁吁,东倒西歪,大多数士卒的脸上都溢满了实在受不了、即将崩溃的表情。

  “殿下,会不会太严酷了?”田守信小声的说。

  朱慈烺摇头:“非如此不能练出强兵!”

  晚上,朱慈烺巡视各营,大约九点回到王府,看一会书,自省吾身,回想一些明末清初的历史资料,又谋划了一遍开封之战和建虏入塞的应对之策,十点睡觉。

  一夜无话。

  早上六点,朱慈烺起床,直奔城门口,视察各营将士长跑出城的情况。

  这已经是他每天必备的行程了。

  已经是第十天,东直门附近的百姓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奔雷一般的跑步声,再没有人诧异或者惶恐了,甚至还有胆大的,早早就坐在自家门口,披着衣服等待,只为了欣赏京营将士跑过的浩大气势。

  上午,朱慈烺带了田守信和十几个锦衣卫去往通州。

  在朱慈烺的治国四策中,厘金税的开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