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五章 安民告示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事当然更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老臣也赞同。”

  内阁四臣都是点头。

  如此,朱慈烺所言算是通过了。

  做完了这一切,崇祯有点累了,他坐回龙椅:“谁还有本?”

  没有人搭话。

  “那就散朝。”崇祯起身往后殿走。

  “散朝!”

  王之心尖锐悠扬的声音中,朱慈烺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早朝,缓缓落下帷幕。

  等皇帝和太子走了,朝臣们三三两两的离开,回各部办公,和素日里冷清不同,今日朝臣们讨论的尤其热烈,太子朱慈烺的表现,太让他们意外了,谁能想到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居然能有如此高明但又如此毒辣的见解,不说其他,只说催收逮赋的三策,就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想不出来的。

  这其中,少詹事王铎和左庶子吴伟业的表情最是怪异。刚才皇太子在朝堂上那番大论,惊的他们的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简直不可思议,难以想象。

  作为太子的老师,对太子肚子里的那点干货,两人最清楚不过了。如果说校场上雷厉风行,斩杀一百假兵,还有可能是皇家的高贵血脉和少年人的英武之气,两者相互结合、融会贯通的结果,那么财税四策呢?

  不熟读经书,没有纵观古今的聪慧,不可能制定出如此高明的财税之策。

  王铎和吴伟业都不相信是太子自己想出来的,太子身后,一定有一个非常高明的老师!

  不只他们,很多朝臣都有这种想法。

  因此,原先对王铎和吴伟业都不太看得起的朝臣,纷纷走上前来,向他们两人施礼--在这些朝臣看来,皇太子的高策,一定是出于他们两人之手。

  连内阁四臣都向他们两人侧目。

  王铎和吴伟业心里苦笑,但却也不敢明说。

  出了文华殿,百官们议论纷纷,很多人的心里都认为太子性子激烈,心急气燥的程度,尤胜当今陛下,更有人认为,太子聪慧又激烈,恐非社稷之福,代表人物当然就是刚刚在朝堂受挫,一脸忧心的礼部尚书林欲楫。

  嘈杂声中,却听见内阁四臣之一,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谢升幽幽叹口气:“太子如此聪慧,还要我等朝臣何用?”

  此言一出,现场立刻就静寂了。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