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2章 户部行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什么要用左懋第做沧州分司的主事?

  朱慈烺是慎重考虑过的,除了崇祯帝已经想到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长芦盐场分为南北两场,北场是青州司,南场是沧州司。虽然同属长芦盐场,但南北两场的制盐之法却大不相同,照朝臣奏报:北场青州分司所属盐场多“日晒产肥”(肥就是多),南场沧州分司所属盐场多“锅煎产瘠”。

  简单讲,一个用阳光晒,称为生盐,产量高,另一个架锅煮,称为熟盐,产量低。

  生盐产量却高,消耗低,但没有熟盐口感好。万历三十年时,长芦巡盐御史李应魁就上疏朝廷,指出南北两场制盐的不同,其后朝廷推广晒盐,不过效果不大,到现在,南场制盐还是多用锅煮,原因也简单,南场盐主要是供应京畿,其中每年都固定向朝廷供应盐砖。

  盐砖制造繁琐,关键就是要锅煮,煮制之后还要淘净、磨碎、入模成型,焙以木炭,刮去表层,形成晶莹洁白的盐砖。供皇宫使用。

  盐砖呈长方形,上窄下宽,每块约15斤。明代额例,每年276块。

  史载:长芦盐场上供郊庙百神祭祀、内府羞膳及百官有司。岁入太仓盐银十二万两。

  长芦盐场供应皇宫的当然是熟盐,连带着勋贵官员富商也都喜欢用熟盐,生盐难有销路,加上生盐虽然节省成本,但将海水引入盐田却是一个巨大的体力活,需要相当的投入,加上南场管理一直都比较混乱,因此生盐制法推广很慢,都现在都没有普及开来。

  朱慈烺属意左懋第,就是要用他刚正不阿的性子去冲击沧州分司的贪官污吏,有自己做左懋第的后盾,相信以左懋第绝对可以将沧州分司肃清,有了清明有效的吏治,再在沧州分司推广新式的制盐之法,相信长芦盐场会如历史上那样,很快的就变成北方最大的盐场。

  崇祯帝不置可否,只点点头。

  朱慈烺退出暖阁。

  离开乾清宫之时,朱慈烺心中仍在盘算,或者说是绞尽脑汁的在回想前世的一些资料,长芦盐场是中国三大盐场之一,前世里最好的精细盐就是长芦盐,明末之时,长芦盐场的潜力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只要稍微努力,用对了方法和人选,将长芦盐场提前开发出来,是不成任何问题。

  没有返回太子府,朱慈烺直接去了户部。

  虽然还没有崇祯帝的圣旨,但朱慈烺已经急不可耐的要去交接了。

  了解两处盐场实情的官员都在户部盐运司,而左懋第是户部给事中,正好可以叫在一起商议一下。

  照规制,交接原本应该是户部和司礼监的事,但不论是崇祯帝,内阁还是司礼监,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太子既然是要来了两处盐场,自然是要亲自管理的,这种情况下,给司礼监两个胆,他们也不敢跳出来插手。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