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9章 八里桥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三河城防够坚固,守军够顽强,他们肯定是攻不下来的。

  不过这并不表示豪格要放弃攻城的计划,当何洛会抱拳问道,是否要按照原计划攻城时,豪格踱了几步,咬牙切齿的说道:“不能再等了,叫石廷柱那个狗奴才滚过来,想方设法,一定要在皇阿玛大军到来之前,拿下三河城!”

  “嗻!”

  ……

  京师。

  得到多铎大军向京师杀来的消息后,朱慈烺没有回京师,而是沿着官道直奔通州。

  官道之上,逃难的百姓依然络绎不绝,朱慈烺心有忧虑,虽然戒严令和撤退令已经发出去三天了,朝廷对各地官员也是强力督促,但从眼前的情况看,仍有很多百姓还没有能逃到安全的地方,不止是因为扶老携幼,更是因为交通和交通工具的不便,一旦建虏杀到,那可如何是好?

  京师到通州的官道,就在通惠河边不远,其间,朱慈烺数次停下,查看通惠河的水情和守军防御情况。

  感觉通惠河的水位好像是涨了不少,从前最浅处不到一人高,难以行船,现在已经有一人高了,这当然都是天津闸门关闭的功劳。唯一的遗憾,就是闸门关闭之后,河水几乎不流动,没有大江大河的湍急,不利于防守。

  河岸边,人头攒动,精武营的士兵正和民夫们一起动手,构建胸墙,栽设鹿角,设置各种各样防御登陆的障碍工事,虽然运河水位上涨,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建虏兵马难以涉水过河,但应有的警惕却也是不能少的,因此必须在河岸边设置障碍物,以防万一。且每隔五百步,就有一处明军营帐,驻有五十名的巡河明军,同时有一座高高的瞭望楼,日夜不停,向运河对岸瞭望,但有敌情,立刻通报。

  而每隔一千五百步,就有一处大营寨,驻军五百,以为周围的支援。

  朱慈烺看了微微忧心:实地探访之后,他发现,兵力不足的问题,好像比想象的更严重。

  现在杨文岳的保定兵,运河的漕兵,两个战兵营,加上精武营副将刘耀仁率领的四个千总队,大明在运河西面的兵马一共有将近四万人,运河三百余里,平均一里一百来人,看起来不少,但其实却远远不够,尤其是通惠河,这里的水位低,极容易被建虏攻击……

  当太子出现时,现场的官员和将领急忙迎接,朱慈烺简单询问,又亲自到河岸边,查看鹿角和各种障碍设施,勉励众人,然后才继续前行。

  快黄昏时,朱慈烺来到了八里桥。

  八里桥的本名“永通桥’,因为它坐落在通惠河上,距通州八里地左右,所以人们俗称为“八里桥”,历史上,八里桥最有名的就是在这里爆发的八里桥之战,其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从天津登陆,向京师杀来,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马队七千、步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