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七章 吐蕃军特色_盛唐陌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候差遣。

  高仙芝负手问他:“娑勒城中有多少人?”

  宗吕抱胸回答:“启禀大将军,娑勒城号称十万,实际上只有五万。”

  高仙芝猛然转身,险些露出惊吓表情,若是真有五万人,我这两万人打个连云堡都损失了三千多,娑勒城敌军五万人该如何能够取胜?

  李嗣业明白个中原因,便开口询问道:“这五万人中有多少桂,有多少庸,又有多少担当辎重辅兵。”

  宗吕明白他的用意,连忙叉手道:“其实这五万人中包括了大部分博律百姓,吐蕃把他们编成了两个个驯奴东岱,还有一个用来放牧提供粮食的驯奴东岱。剩下的就是喀葛鲁豪奴东岱,总兵力为一万两千人,但在连云堡已经折损了六千,剩下的六千人由喀葛鲁东岱东本亲自率领坐镇。”

  高仙芝这就听明白了,原来这五万人里面包括了小博律百姓,还有一部分用来提供后勤物资的非战斗人员,真正用来作战的也只有六千人。

  连云堡是吐蕃人的前进基地,娑勒城就是连云堡的后勤补给基地。

  吐蕃豪奴东岱的战斗力确实很强,但唯一可诟病的就是他们的后勤补给粗犷简单,跟随大部队出发的有拖家带口的牧民和牧奴,他们的所有财产都是赞普的,所以战时就得赶着牛羊跟着军队,甚至许多时候都是丈夫提着刀枪服役做兵,老婆孩子在后面赶牛羊供应粮食。

  史书上记载唐军与吐蕃交锋中的那些胜仗,俘获敌军几万人,牦牛几万头,这些所谓的敌军其实是为军队提供后勤的牧民,他们的战斗部队机动力强,也鸡贼得很,能够迅速甩掉辎重逃脱,如同壁虎断尾一样决绝。

  高仙芝回头对宗吕说道:“娑勒城不同与连云堡,那里无险可守,况且里面有许多牧民,未免伤及无辜,我希望你能够去劝降。”

  宗吕伸手抱胸说:“败将宗吕愿意去劝降。”

  高仙芝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痛快,微微错愕之后才点点头道:“如果你劝降成功,本将军可以将你们迁居至疏勒镇一带。”

  李嗣业深表赞同,战争最大的收获不是土地,而是对人口的掠夺。安西四镇贫瘠的原因不止是因为戈壁荒漠化,更多是因为人口的稀少,有大量人口投入农牧生产,才能够保证足量的后勤来供应军队。

  “谢过高大将军。”

  唐军在连云堡中休整了一个下午,准备在第二日进攻娑勒城。傍晚兵卒们在山上拆卸了吐蕃人搭建的排墙和木屋,当做燃料取暖。

  夜间天气晴朗,星辰点缀夜空,李嗣业裹紧了披风巡视营地,周围凝结着浓厚的血腥味依然没有消散,兵卒们靠在矮墙背后围着火堆昏昏欲睡。俘虏们全部双手抱着膝盖坐在冰冷的血泥地上,像羊群一样紧紧挨着。

  他们储存在城中的牲畜、糌粑干粮、青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