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众_盛唐陌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吐蕃谁人不知具有传奇色彩的噶尔家族,从禄东赞出使大唐求娶文成公主开始,噶尔家族父子掌控了吐蕃的军政大权。但古往今来权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成年后的赤德松赞不甘大权旁落,开始对噶尔家族进行清洗,论弓仁父亲噶尔·钦陵被冠以造反之罪诛杀,他与叔父转头大唐,才有了这时代簪缨的论氏将门世家。

  几个部落中的长老举起手问道:“我们想要归顺,想去河西,能够分给土地吗?能让我们赶着牦牛放牧吗?”

  “当然可以,不过只能是荒地,想放牧陇右的有的是草场。”

  牧民们终于接受了现状:“朝廷能派论将军来接纳我们,也足见他们是真要给我们活路,我们愿意跟随将军迁往河西。”

  这些牧民的想法很简单,在吐蕃本来就是当牛做马,跑到河西又能坏到哪里去。

  李嗣业率领后军赶到,论惟良到大帐中去见他,表示接下来的战役必然还会俘虏更多的驯奴东岱,先让这些愿意投降的,暂时停留在天祝,永登二县,等到更多的俘虏送过来,再一并将他们迁移至凉州和兰州二地。

  李嗣业疑惑地问道:“要看管这么多的俘虏,需要不少兵力吧,我手中的兵力不能浪费到这种地方。”

  “请主公放心,无论主公送来多少俘虏,惟良只需要一千人足矣。”

  “一千人?”站在身旁的徐宾质问道:“此事不可儿戏,如此多的俘虏聚集在一起,却只派一千人看守,万一他们发生骚乱从背后进攻我军,我们取得的大好胜利可能就付之东流。”

  论惟良叉手回应道:“军师的担心虽然不无道理,但惟良的先祖是吐蕃人,比你们更了解吐蕃的情况。驯奴东岱中多为平民和奴隶,他们对所谓的吐蕃和赞普并无忠诚。且吐蕃百姓不同于中原百姓,中原百姓受千年儒家忠义熏陶,身系家国,落叶归根,吐蕃百姓则没有这样的熏陶,只要给予他们活下去的条件,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决计不会产生回去的想法。且惟良向主公讨要这一千人并非是为了看守俘虏,而是为了帮助他们,维持他们之间的秩序。”

  李嗣业点头赞许地说道:“惟良所言深得我心,此事我就全权交给你去办,若能够将所有俘虏安置顺畅,没有出大的岔子,你必然与首功并列。”

  论惟良跪地叉手施以谢礼:“惟良谢过主公。”

  李嗣业捋须点了点头,果真只给论惟良留下了一千人,率领大军尾随着田珍前军的脚步往廓州。

  廓州的州治在化隆县,因避李隆基名讳改为广威县,由于这里曾经是陇右宁塞军的驻地,面积和坚固度要比一般的县城大了许多,但依然承载不下苏毗如十几万的部众。

  苏毗如如本难以取舍,只好将四个驯奴东岱驱赶到了城外。这些普通百姓没有可遮风避雨的场所,如本给他们的命令是向西北行进迁移至石城堡后方青海湖一带。

  然而河西军先锋将领田珍已经率兵赶到,这四个东岱的东本聚在一起商量,既然如本大人都抛弃咱了,要不然干脆投了唐军算逑。

  两万多人的驯奴东岱向田珍投降,田珍自然是来者不拒,将他们收留后等着李嗣业的后军前来接收。

  飞虎骑兵临城下,不断向城头叫骂挑战,吐蕃军失掉了它的核心战力,如本没有底气出城接战,只好每日命令蜗居在城内的驯奴东岱修缮加固城墙。

  城内容留人的数量还是太多,特别是养着大批牲畜的驯奴东岱,人和畜生混居在一起,粪便的臭味矄天。城里的街道上都扎满了毡帐,有许多人没有遮盖风雨的顶棚,只好露宿在大街上。

  眼下正是冬季,吐蕃人预先在城内囤积了大量草料,使得人的居住地更加狭窄。这些草料本是为苏毗部落的骑兵筹集的,如今骑兵已经折损,余出来的草料除去满足如本的亲卫东岱和以及吐蕃将领、羊同轻骑之外,还稍微足够驯奴东岱的牦牛和羊群。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