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4. 嗝屁朝梁_反转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在全国范围来说,名声并不大,每年的最大仓储量也不过才几万吨而已。

  而正是因为名声不响,库存量也不大,所以在第一波粮食系统的改革风潮中,他们并没有直接被中粮,中储粮这样的新型权贵收编,依旧是挂在省粮食系统的名下。

  虽然这样一来每年能够得到的补助会很少,但是这也给了张翔这样的投机倒把分子一个非常大的空子。

  因为是挂靠在省级粮食系统的名下,而这一级别的粮食系统,走的还是老一代的规则,所以对于下辖粮库的存粮监控并不是很严格。

  这才让张翔有了倒卖粮食的空间,在许青没有参与进来的前几年,这张翔就私自和粮库的几位领导,将每年粮库收上来的玉米,小规模,多批次的倒卖到南方的一些饲料加工企业的手里,上面来检查,就和其他的地方粮库以勾结,从别的粮库借点粮食过来应应急,再者说上面下来检查的人,他们也都认识,大家打个招呼,吃吃喝喝,临走在塞上厚厚的红包,人家也就是睁一眼,闭一眼,对他们的行径不再理会。

  等到把检查的人应付过去之后,秋收的时间一到,在重新收粮,大不了多收点,来补仓,这样的寅吃牟粮的运作,他们自己就私自操作了很多年。

  而许少加入进来之后,他们这帮人的胆子就更大了,许少对于玉米,这样的低价作物很是看不上,他干就直接干大米的勾当。

  和玉米这种只能做饲料的作物比起来,大米的操作空间可就更大了,尤其是优质的东北大米,在南方可是很有市场的,尤其是一些质量优良,产地比较有名气的东北大米,只要稍加包装,在南方就能够买上高价。

  许少的手段也很简单,他从一些地方收上来一些大米,不过质量稍差,但是经过抛光,掺入增白剂,和少量的优质大米混合在一起,于是这些大米就全都变成了优质,名产地出品的东北大米。

  然后在运送到南方,价格立刻就翻上几翻,当然很多他收粮的手段,也是通过粮库等等猫腻,几番运作下来,他去年就赚了上千万,而张翔这些渝城乡粮库的领导,也当然是跟着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才这么一点小事,这个张翔就这么慌张,这让许青很是不满意。

  “我当是什么大事呢,这屁大点的小事,你慌什么?不是每年都有人下来检查吗?你们每年不也都应付的好haode?这次检查你怕什么?从别的仓库那里借点食量过来应服一下不就好了,大不了到时候再给他们多塞点红包不就得了?”

  显然许青对于这什么狗屁的检查,一点都不重视,在他看来,只要能用钱应付过去的,都不算大事。

  “话可不能这样说啊,这次来检查的队伍可不一样。”

  张翔一看许青这样的态度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